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摘要】本文针对塞罕坝土层瘠薄的山地造林技术进行了简要讨论,通过选种、整地、水土保持等多种技术措施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希望本文的讨论在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提高造林成效,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关键词】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塞罕坝瘠薄山地年降雨量少,而且降水集中,降雨量的 60%集中在 6~9 月份,大部分雨水都形成径流而损失,雨水的利用率很低,所以,“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比比皆是。要求提高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必须采纳科学的造林技术,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一、瘠薄山地造林的一般措施 1、适地适树 应以耐干旱、耐瘠薄的油松等针叶树种为主,其次可栽植沙棘和柠条,形成乔灌相结合的种植类型,不仅在干旱季节保证了种植的保存率,同时在成林后形成的林分格局层次分明,树种丰富,避开了树种的单一性。 2、整地技术 一般水平阶整地比鱼鳞坑和小穴整地好。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地表径流的临界作用是:水平沟为 75%以上,鱼鳞坑为 30%以上,小丘为 15%以上。在整地时间上一般以雨季最为理想,春季次之,秋季最差。 3、集水技术 瘠薄地区影响树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水”,通过修筑水窑,把自然降雨的水集中起来,为主旱期苗木的生长提供水源。 4、栽植技术 选用苗木必须选用没有病虫害,符合规格的一级壮苗,标准是指根径粗、须根多、发育健全、顶芽饱满、色泽正常的苗木。 春季栽植,一般在土壤解冻 20~25 厘米时,就要抓紧栽植。可采纳先植阳坡,后植阴坡,先栽小苗,后栽大苗,在土壤水分大量蒸发之前,苗木已长出新根;雨季栽植,一般应在透雨后的连阴天或降雨之前,也可冒着小雨栽植。要善于观察天气和注意天气预报,掌握好栽植的有利时机,这是保证雨季栽植成功的关键;秋季栽植,在落叶之后,土冻之前最为适宜,这时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少,有利于苗木或种子吸水扎根,翌年早春还能直接吸收解冻水,生根快萌芽早,待春旱到来,已恢复正常生长,增强了抗性,使栽植成活和生长有了保障。 二、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塞罕坝瘠薄山地的特点是土层非常薄,部分地方石头多土壤少。这样的生态环境不利于树木的生长,所以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除了选好合适的树种,还必须实行一系列的保水,保土的措施。 1、塞罕坝瘠薄山地树种的选择 山地造林选择树种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耐旱,耐瘠薄,最好选择根系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