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桥墩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桥墩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极易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此类工程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变形 防治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墩,为避开墩身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需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桥墩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主要有: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以及结构物约束条件影响引起的裂缝。 2.1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构件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和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则在结构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值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 2.1.1 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在自然散热条件下,热量在混凝土内部聚集导致水化温升。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很低,对水泥水化热急剧温升引起的变形约束不大,相应的温度应力也比较小。随着混凝土?期的增长,弹性模量急剧增高,对混凝土降温收缩变形的约束也越来越强,致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温度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2.1.2 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阶段,受外界气温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浇筑的温度也越高;二是外界气温下降,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加大外表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混凝土内部温度是水泥水化热的绝对温升,形成浇筑温度与结构散热温度的叠加,温度应力则是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 2.2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混凝土收缩分为苏醒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干缩是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 2.2.1 塑性收缩 在混凝土拌制浇筑一段时间内,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强烈,出现泌水和体积缩小现象,这种体积缩小称为塑性收缩(凝缩)。凝缩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 3~12h,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仍处于塑性状态。混凝土使骨料受压,水泥胶结体手拉,故其即可使水泥与骨料结合紧密,又可使水泥石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不久,从凝胶体中析出的晶体不多,塑性变形能力不大,只要加强早期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