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挤扩支盘灌注桩及其用于支盘挤扩成形的液压设备是八十年代末期由张俊生先生发明的。1990 年在国内取得发明专利权以后又分别在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和泰国取得或申请了专利。 关键词:地基基础 桩基础 灌注桩 一、概述 挤扩支盘桩是在原有等截面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进展而来的,其专用液压挤扩设备与现有桩基机械配套使用,产生了桩体、承力盘和分支。根据地质情况在适宜土层中挤扩成型承力盘及分支、承力盘直径较大,如桩身直径 600mm 的桩体,其承力盘直径可达 1500—1600mm,如表 1 所示。 桩径 400 600 800 1000 直径 960 1600 2000 2500 桩径与承力盘直径关系 表 1 挤扩支盘灌桩从 1992 年开始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十年来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黑龙江、湖北、广东、海南、福建等十多个省市的上百项工程中采纳。在提高桩基承截力、减少沉降、增加桩基安全性、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工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国家科委1998 年 4 月组织专家论证后,已将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纳入“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建议在全国推广应用。1998 年 11 月科技部、税务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质量技术监督局、环保总局等单位将挤扩支盘灌注桩及设备纳入“国家重点新产品“。在此之前,天津市建委、北京市科委、黑友江省建委、江苏省建委、河南省建委、广州市建委等都下达了文件或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推广这项新技术。 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出现,对于解决灌注桩的许多技术缺欠,提高和改进灌注桩的承载性状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改进,是一项重要的新技术成果。 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在理论讨论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92 年北方交通大学唐业清教授主持完成了《挤扩多分支承力盘砼灌注桩受力机型及承载力性状的实验讨论》、《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的试验讨论》并做了 18 组不同盘距、不同盘数支盘桩的数据测定,总结出不同盘距或盘数对承载力的影响和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挤扩支盘桩技术做为承载桩及支护桩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94 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讨论院主持下,对挤扩支盘带来的土质挤密效果进行了 72 组试验,得出了不同土层下挤密效果和成型规律。1995 年在天津大学顾晓鲁教授的指导下,在天津沿海软土地区做了挤扩支盘工程桩的应力传递规律的试验讨论,并对该桩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进一步丰富了沿海软土情况下的设计计算方法。1999 年 4 月,与北京勘察设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