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与处理的方法探析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与处理的方法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如何利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和工艺处理不良地质条件对公 路工程建设的影响,是公路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工 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与处理方法,以共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公路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在一条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地质问题,给公路的安全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例如对路基工程的影 响,由于其涉及面广,是一种线型结构物,具有距离长,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 点,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没有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桥梁是公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 路跨越河流、沟谷或道路,需要架设桥梁,桥梁也是线路通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地区的主要工程。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假如不重视好地质条件,就会造成桥墩的 塌陷,从而影响整个桥梁的安全。同样公路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内涵也很 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 地温梯度等。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 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 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 供良好的条件。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 不良地质现象是指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 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倒塌、滑坡、沉陷、泥石流等,它们既 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公路路基基础、边坡工程、隧道、桥梁等具体工程的安全、 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一)坍塌 坍塌是指岩土突然脱离母体岩壁使岩体出现崩落、滚动的现象。坡面条件是引 起崩坍的根本因素。黄土地区,坡度大于 50°是就可能发生崩坍;由松散的的岩 土组成的坡地当坡度大于 45°,高差大于 25 米的时候可能出现小规模崩坍,高 差大于 45 米就可能出现大规模崩坍;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斜坡,当坡度大于 50°, 高差大于 50 米时就可能发生崩坍。地质构造与岩性也是崩坍发生的重要条件。结 构疏松破裂的岩石易发生崩坍,当松软岩层与坚硬岩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