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锅炉燃烧工况的技术及分析改善锅炉燃烧工况的技术及分析 摘 要文章结合小型锅炉中常见的小型链条锅炉的实际应用情况,从分层给煤、炉拱改造、合理配风、加装煤粉燃烧器四个方面对锅炉改造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更合理有效的改进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锅炉的燃烧工况,提高小型锅炉的燃烧效率。 关键词工业锅炉 燃烧 锅炉效率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 A 小型锅炉效率低绝大多数是因为燃烧不良造成的,改善燃烧工况一直是锅炉节能改造的重点。链条炉是小型工业锅炉主要炉型,由于其本身结构限制,燃料系单面着火,炉膛水冷程度大,燃烧及燃尽性能差,形成恶性的能源浪费[1-2]。为改善燃烧工况,更好的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通过分析讨论,采纳了以下几种技术措施,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1 分层给煤 分层给煤是近几年应用较多的链条炉节能技术,常见的分层给煤装置结构见图 1.1。一般采纳筛条筛分或滚筒——挡板(或梳条)组合的机械重力筛分原理,使煤层自上而下由细到粗分布,这样有助于煤的引燃、减少漏煤,同时使煤层变得疏松、减少煤层通风阻力,也能使末煤在煤层面形成表面沸腾、出现小规模的半沸腾燃烧。分层给煤装置改善了链条炉的燃烧状况,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但许多改造只限于煤斗的改造,未能从锅炉其他相关部件及运行调整上深化讨论,甚至盲目采纳分层给煤,改造后常存在如下问题[3]: ①着火线前移 0.3m 左右,有的甚至在煤斗根部即被引燃,常使分层给煤装置烧坏变形,对挥发分较高、细粉较多煤种情况更严重; ②由于煤层阻力变小,如鼓、引风调整不当,常出现正压燃烧,细粉及火焰喷出,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影响环境; ③末煤在表面沸腾燃烧,链条炉空间小,飞灰量及飞灰含碳增加; ④细煤在表面先形成灰渣层,煤层下部粗颗粒煤燃尽困难,熄火线前移 1m 左右,影响了炉渣中碳的燃尽,特别是对间断运行或低负荷运行的锅炉,炉渣中碳含量在 20%以上。 l、炉排 2、筛板 3、链轮 4、滚筒 5、煤闸板 6、炉排轴 7、链条 图 1.1 分层给煤装置原理图 通过实践分析,分层给煤装置要取得好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层给煤装置适用范围:a. 燃煤热值不宜过低(应在16747kJ/kg 以上);b. 尽可能控制燃煤粒度(0-3mm 少于 30%,0-0.1mm 末煤少于 2%,最大块不超过 50mm)和水分(8-10%,过于干燥易飞扬,太湿易粘结,堵塞煤筛,影响分层效果)。 ②调整运行:传统链条炉运行方式为厚煤层(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