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俱乐部模式教学改革的实验讨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俱乐部模式教学改革的实验讨论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学生为讨论对象,通过以往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找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并进行实验、分析、总结。找到最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健“身”、健“心” 及终身体育目的[1]。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5)9-0116-02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条件及办学环境的改善,各个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围绕各个专业和人才培育的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是每个高校都在仔细讨论和改革的重点。而为了响应国家对培育青少年健康体质的号召,结合中国医科大学的培育专业人才的特点及师资、场馆、地域、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初步探讨讨论具有我校特色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2]。本讨论的目的力图构建一个符合医学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并适应今后他们本身职业所需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一个良好的体魄。 1 讨论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以中国医科大学 2025 级公共体育课引入俱乐部教学模式为讨论对象。 1.2 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讨论主要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查阅图书馆体育科技文献资料;教育部有关体育的文件、法规、政策中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相关规定,作为本讨论的理论支撑。仔细学习和理解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结合查阅近 10 年的中国知网体育优秀期刊、硕博论文,根据讨论需要,充分吸收,并借鉴相关讨论成果。 1.2.2 实验法 本讨论选取 2025 级和 2025 级两个年级,2025 级为参照年级,2025 级为实验年级,笔者分别对 2025 级、2025 级两个年级抽取的各 100 名学生进行了几项指标体育改革前期测量。然后 2025 级根据以往体育形式进行教学,而 2025 级的学生进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通过两个学期的体育教学活动后,对两个年级的学生再次进行问卷和体育指标测量。把测量的数据比较、分析,进行相应的总结。 1.2.3 问卷调查法 分别在体育教学改革前和实验改革后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随即抽查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 200 份,收回问卷 200份,回收率为 100%。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