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地质灾害类型与影响因素分析杭州市地质灾害类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也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杭州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人们生产、生活安全。 关键词:地质灾害;类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杭州湾,全市面积约 5600 多平方公里。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 65.6%,平原占26.4%。 1.地质灾害现状概述 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统计资料显示,2025 年杭州市地质灾害发生起数达到历史较高水平,其中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 34 起,导致 8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638 万元。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1154 处,威胁着 17700 多人的生命安全。 2.地质灾害类型 杭州市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泥石流、倒塌和地面塌陷等四种山地灾害。地质灾害较少孤立存在, 在适宜条件下, 常呈同类多发或异类伴生、派生、链生形成的群体。如斜坡地质灾害群通常为彼此分离的滑坡、倒塌、泥石流构成或者倒塌引起滑坡, 进一步引发泥石流;城市地质灾害群通常包括地基沉降、地面变形、垃圾堆放及水土污染;以及地面沉降引起的地下咸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地下管道和隔水层破坏、水质污染等等。 2.1 突发性地质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 主要指山地斜坡地质灾害,是水流和岩土地质体相互作用下致使岩土体发生变形破坏、滑移、坠落或流滚而酿成的灾害。它主要发生于山地小流域中, 包括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斜坡系统作为开放体系, 是由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组成斜坡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系统不断地实现无序→有序、平衡态→近平衡态→远离平衡态的演化和进展, 是一种确定性与随机性共存的过程。 斜坡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来势凶、危险性强等特点。如2025 年 3 月 14 日晚,由于连续降雨,山体积水严重,萧山楼塔镇徐漳线发生多次山体滑坡现象,滑塌岩土风光积约 250 平方米,塌方量约 3000 余方。 当前, 斜坡地质灾害是杭州市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灾种。截止 2025 年底, 杭州市滑坡、倒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及隐患点 1154 处。 2.2 缓发性地质灾害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