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生 14 孙晓川 2025011983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并练习解剖果蝇幼虫的技术。二、实验原理脱线染色体是一类存在于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唾液腺内的巨大染色体。果蝇的脱线染色体是典型的巨大染色体,它的巨大性的成因是核内有丝分裂造成的。由于染色体 DNA 经过多次复制,但并未发生细胞核分裂,同时唾腺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是处在配对状态即体细胞联会时期,重复复制后的染色线聚集在一起,所以显微镜下看到的唾腺染色体要比一般的染色体大得多(是一般中期染色体的 100~150 倍),又称多线染色体。通过细胞遗传学的讨论已经证明多线染色体的带纹与某些特定的基因相联系,又由于它的巨大性及其染色体上带纹清楚可数,因此巨大染色体是遗传学上讨论染色体形态结构及染色体畸变的好材料。三、实验用具及材料双筒解剖镜、显微镜、解剖针、普通果蝇的三龄幼虫、生理盐水、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幼虫的培育(助教已帮忙完成)2)调试双筒解剖镜:在载物台上放一张有字的纸作参照,用粗螺旋调节到一个固定位置,以看清载物台纸上的字为准。之后,只能轻轻转动细螺旋进行调节,切不可直接用细螺旋上下调节很大范围,以免引起调节螺旋的失灵。由于果蝇幼虫为白色,为了增大反差便于观察应将载物台的黑色面朝上。3)剖取唾腺:用解剖针从培育皿内挑取 1 只三龄幼虫置于载片上,并滴加一滴生理盐水。将载片放在载物台上,用解剖镜进行观察。调节解剖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过大虽然清楚,但是视野过小,不便操作;放大倍数太小时,视野虽大但观察效果不佳。分清幼虫的头尾(头部有一黑点,不断作伸缩状)。解剖时,双手各持一个解剖针,一支针先压在幼虫身体的前 1/3 处,另一支针压住果蝇头部并向前轻轻移动,将头部与身体拉开,可观察到一对透明微白的囊状体即为唾腺。果蝇的唾腺几乎透明,但是其上连带有乳白色的脂肪体。在唾腺的前端各伸出一条细管,在前面汇合成一总管。果蝇的唾腺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因此在解剖镜下可以看出其细胞界限。操作时解剖针一定要轻轻拨动,切不可将肠管、神经管等戳断,从而影响视线。4)去除脂肪体:唾腺上连带的乳白色脂肪体,如不去除,制片时会在载片上形成大量脂肪滴从而影响制片的质量。去除脂肪体时,用解剖针的针尖轻轻操作,尽量保持唾腺的完整性。若不慎弄断,仍可继续进行染色操作。5)染色及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