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人们忽视的简单问题此处讨论的问题是人们熟知的桥台前墙的温度伸缩问题。对于用石料砌体作为前墙及其基础的桥台,是否在构造上应该设置变形缝的问题,多年以前,公路建设的标准较低,路幅和桥幅宽度较小,设计法律规范均未作规定。随着设计桥幅的增宽,人们注意到了给砌体桥台设置断缝,以适应可能的不均匀沉降或变形。但考虑到桥面的整体性,这种断缝的位置,只能与桥面分幅相对应。而以往对于砌体挡土墙,一般也有每隔 10~20m 设置一道变形缝的构造规定。在现行的《公路圬工桥涵设计法律规范》(JTGD61-2025)的 6.1.2 条款中,涉及到桥台台身及基础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的规定。但条款规定的本意也只是让台身适应地基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和现浇砼台身沿长度方向减免发生收缩裂缝的施工措施问题,并未将台身因温度伸缩和地基对其摩阻力可能产生的结构反应考虑在内。事实上,在既有公路上的大量 U 形或一字形桥台的前墙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可见竖向裂缝,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若遇地震,此项病害还会加重。应当说,在桥台所在的具体环境中,无疑存在年气温消涨引起的结构效应,是我们应当给予考虑的,然而却被我们忽视了。台身自身温度在升达最高之后逐渐回落缩短,地基摩阻力将作为偏心拉力作用于台身基础的底面。沿墙身纵向单位长度的摩阻力值由基础以上单位长度的永久竖直荷载及摩擦系数所决定,而摩擦力的累计距离即墙端到计算固定截面的距离,计算截面(取前墙长度的中点)的几何、力学特性不难计算。为了对因温度伸缩引起基底拉应力的大小有个量的估算,此处预设了一个“模型”,其基本数据如下:简支梁一字形桥台;16m 预应力空心板,桥面铺装厚 12cm 砼;台帽厚度 0.4m;背墙厚度 0.35m;墙身顶宽 1.0m,其胸坡 1:0,其背坡 1:0.35;基础厚度 1.0m;前墙长度为 L;墙身高度为 h;基底与地基摩擦系数为 0.45。 由此求得砌体基底面的拉应力值如下表(表中单位为 m, Kpa): 墙 身 长 度 L 墙身高度 h 8 10 12 153 196 Kpa 245 294 368 Kpa4 179 224 269 3365 168 210 252 3146 160 199 239 2997 154 192 230 2888 149 Kpa 186 223 279 Kpa表中为根据永久荷载的标准值计算的应力。 由表可见,砌体基底发生的计算拉应力均远远超过其弯曲抗拉强度的设计值(M7.5 砌片石为 89 Kpa,M10.0 砌片石为 102 Kpa)。其它条件不变,墙身愈长,应力愈大;而墙身愈矮应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