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江苏省现代化示范职业学校遴选标准 (征求意见稿) 评价项目遴选标准考察重点一、理念示范1.办学愿景。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紧紧围绕促进师生全面进展和助推经济社会进展办学,切实增强学校、老师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乐园、技能紧缺人才培育培训基地和“三个文明”建设窗口。学校中长期或 3—5 年进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及总结等2.办学定位。依法自主办学,形成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特色鲜亮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技术进步相适应,适度超前储备新兴产业急需人才。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助推学生由一技之长向全面进展转变、阶段性进展向终身进展转变。学校进展规划、年度计划;专业与产业吻合度调研、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重点立项讨论课题等3.进展环境。政府统筹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积极发挥引导、法律规范和督促作用,推动产教融合进展。近三年出台并实施了促进职业教育招生、校企合作、师资引进等的政策或举措。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高于省定标准且动态调整;职业学校20—30%的外聘老师与在编老师同工同酬,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地方经济社会进展规划、高中阶段教育生均经费标准、职业教育进展政策(招生、师资、校企合作等)文件等二、机制示范4.育人机制。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育机制,人才培育校企合作及运行机制,双元制、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制造过程;积极探究教学模式改革,根据真实环境、真学真做和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实施教学,科学素养、技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兼顾,实验、实训、实习和讨论性学习环节完备。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深度融合。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行动,培育适需人才和高技能劳务输出人才。徒制本土实践或试点状况;教学情境和教学方式;职教集团资源统筹、组织运行、中高职衔接等情况;国际沟通与合作开展情况等5.评价机制。建立以毕业生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养测评制度、学生申诉制度和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健全,处分程序法律规范,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广泛开展道德、学习、体育、才艺、技能等系列的多样化评比,定期评选表彰示范集体、先进个人、特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