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工程地质报告提供:场地为二类土,土层为中硬场地土,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分布为:一层为杂填土,二层为粉质粘土,三层为粘土,四层为粘土。基坑东侧为城市排水主干道,暗渠墙体砌筑质量差,渗漏严重,透水性强。北面通道边沿的排水管道亦存在透水问题。 关键字:复杂环境,基坑支护,监理 一、工程概况 淮南市科技大厦新在地段繁华,处闹市区。大厦总高度 66.65 米,地上 19 层,地下 1 层,建筑面积19315 平方米,地下室面积 1995 平方米,地下室周边尺寸 189.5 延长米。基坑开挖深度 4.8 米。 二、水文地质 本工程地质报告提供:场地为二类土,土层为中硬场地土,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分布为:一层为杂填土,二层为粉质粘土,三层为粘土,四层为粘土。基坑东侧为城市排水主干道,暗渠墙体砌筑质量差,渗漏严重,透水性强。北面通道边沿的排水管道亦存在透水问题。 三、场地特征 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窄,障碍物多,紧靠相邻建筑物与构筑物,工作面小,是本工程基坑工程的特点、难点。 1.施工期内要照常营业的空调器材门市部离基坑边缘仅 500 毫米。 2.西北端为二层楼房,北面为交通通道,均在基坑开挖线的边缘,施工期内,楼房不能拆,交通必须通畅。 3.离(1-8)轴线东 1800 毫米的市政排水暗渠,宽 2 米,深 2 米,排水量大,自南向北。其透水及侧墙稳固问题必须事先解决。 4.受周边环境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限制了塔吊位置,局部在基坑范围内,因此塔吊基础要重新设计 ,预先施工。 四、优选方案 针对如此狭小、复杂、情况异常,不利因素多的建筑环境,要保证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市政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和止水、降水、排水体系必须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才能限制周围土体的变形,防止边坡坍陷、坑底积水。 在支护结构方案选择上,安全是重要的,但围护体系毕竟是临时结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也要考虑经济性。要根据现场情况,对难度大的、特别的、关键的部位重点关注。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施工单位报审的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方案,缺乏针对性,较简单,与实际情况不太吻合,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此方案不妥,但并没有轻易退回,而是主动找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考察现场,分析问题,公司专家组为完善支护方案出谋划策,并提出“因地制宜,多种措施,确保安全,分步实施”的原则,施工单位据此制定了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