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备技术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备技术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进展,信息化已成为人类进展的必定趋势。该文从介绍计算机网络的进展演变历程出发,对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和详细阐述,进而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防备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备技术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展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逐渐增强,但计算机过多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网络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使用程度的深化,因网络攻击造成的财产损失越来越大,甚至难以估量。计算机网络的布局十分复杂,主机和终端之间的层次关系难以准确定位,加之系统对外开放,这些特点都使得计算机网络容易成为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的标靶,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 计算机网络概述 目前业内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较为统一,通常是指通过通讯线路将处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主机或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全面、信号畅通、协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在该系统内各种操作指令、网络通信协议能够贯穿传输,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1]。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展演变的漫长历程中,大致经历了远程终端联网、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连和信息高速公路 4 个阶段,并且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主体趋势。 远程终端联网:计算机诞生伊始,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一台主机和若干终端组成,主机和终端之间通过电话线路连接,并直接对终端发号施令,因此该网络被称为面对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在这个网络中,主机是中心,其余终端单机以各种星型、树型或交叉型的格局布局,由于所有终端服务能力受限于主机,因此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计算机网络:该阶段主要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末期,当时第 2代计算机网络在美国建成,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迈入网络时代。该技术的典型特征在于整个系统围绕一个设定的子网进行扩展建设,在这个子网之外主机和终端设备所构成的外网形成一个“用户资源网”。通信子网颠覆了第一代计算机技术以电路交换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转而采纳分组交换方式,由于该技术更适合于数据通信而使得计算机网络通信费用的降低。 网络互连: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个进展阶段以“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算型”主导下的第 3 代计算机网络为标志。该技术由 ISO 于 1977 年首次提出,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最终进展成为互连网的标准框架。此后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