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经验(一)从业 12 年,从建筑公司到地产开发公司,一直在国内房地产业较为发达的深圳、东莞、惠州、萍乡等地工作,也侥幸有机会出国学习锻炼一年,参加管理的项目基本都是 20-30 万平方米不等,累计达到 150 万平方米以上,在公司任职期间,到过很多优秀或者样板工程参观、考察、学习过,各种性质的公司或者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探讨讨论过。对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应该总结一下,和各位业者一起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沟通成功之道。首先介绍一下本人的从业历程,自 2000 年 7 月进入建筑行业从最基础的质量、安全管理员做起,很快的熟悉和了解工程施工管理和相关法律知识以及法律规范要求,把握施工管理的特点以及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从建筑单位到地产开发公司,历经了国有企业、港资企业、私营企业的测量员、质量安全专职管理员、预算员、施工员、主管工长、专业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副总经理等职务。(二)房地产开发过程是一个动态管理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的进展,国家宏观调控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开发模式与市场需求都存在着转变。房地产开发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小业主对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调整。在产业不断进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开发模式与利润需求一直都处于市场主导地位。2025 年“新国十条”出台以来,中国房地产业进入一个改革时代,企业竞争力也从开始简单的“生态概念”、“健康概念”、“CBD 概念”,开始增加“文化概念”、“科技概念”、“品质概念”、“智能概念”、“服务概念”、“物业概念”等等,同时也开始呈现“体力”透支现象。重点讲一个问题,就是政策对于房地产进展过程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政策方面的变化绝对是中国商人应该注意讨论的问题。在经济进展的各个时期政府都会利用宏观调控与行业政策来抑制某些行业的过热进展,但房地产行业由于她明显的地域特点,所以中央的政策就与一些地方政策相互抵触。就拿本次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来说,我认为中央的政策影响较大的也只有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中国经济在区域上进展不均衡,东部、中部、西部都有这各自的进展特点,各地区起步时间不一样,起点也不一样。并且三线城市正在进展初期,明显受国家政策影响不大,甚至一些城市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原因很简单,这些城市的进展,刚完成了解决“温饱问题”和“社会问题”,刚实现“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