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系统开发核心课建设中大作业的运用浅谈信息系统开发核心课建设中大作业的运用 【摘要】培育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在信管专业探究了结合不同的核心课程共同布置大作业的方法,很好地培育了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本文对此予以介绍。 【关键词】信息系统开发教学,核心课建设,大作业 近年来,我校计算机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上进行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群及核心课程建设的教学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划定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群并明确其核心课程,重点围绕这些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布置综合运用不同核心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大作业,是我们在课程群和核心课建设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有特色的尝试。本文以其中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开发与管理》三门核心课布置大作业的方法予以总结,与同行沟通。 信管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信息系统开发。为培育学生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我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多门相关的课程。如《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开发与管理》、《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等。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于 C/S 结构和B/S 结构的两大类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其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和《数据库开发与管理》三门课程更为突出地体现了对学生开发能力的培育。在开发实践中,三者的结合也更为紧密。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若干位老师根据个人专业方向及工作量情况,分别承担各门课程的教学,不同的老师在课程教学上基本上是根据教学文件各自为政,很少顾及到别的老师承担的课程的教学进度及效果。这样,原来是有很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可能分配到了不同课程上以及由不同的老师来讲,对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以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背景,讲授系统开发中的程序设计语言工具,重点对于系统界面和业务逻辑处理的程序开发进行教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和《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是以一个较大规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背景,讲授系统开发中数据库的管理和设计。这两方面的编程构成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和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过去我们的传统做法是安排两到三个老师讲这三门课,所以在对一些衔接的内容处理上,往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