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容器苗的培育技术浅谈容器苗的培育技术 摘要:容器育苗是利用容器装上营养土进行培育苗木的技术。优点是节约种子,可以大量培育,不受造林季节的影响限制以及造林成活率高等特点,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技术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用于裸根造林不易成活的树种。 关键词:容器 营养 育苗技术 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全国各地的造林面积逐年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容器苗是普遍采纳的一种造林技术,是指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内培育苗木,具有提高苗木质量,节约圃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高单位面积产苗量等诸多优点。是半干旱地区进展种苗产业首选技术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于常年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区,采纳容器苗造林效果更好。但是近年来,各地容器苗的培育方法,普遍是采纳幼苗移植法(即:将一年生裸根苗植入容器袋内,第二年或第三年再出圃),这种方法使苗木经历了两次缓苗期,且苗木根系与土壤的紧实度不是很好,再加上雨水不充足,严重影响成活率。与幼苗移植法相比,直接播种法具有更多优点,如: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由于是带原土栽植,根系不受损伤,不窝根,对造林地适应能力强,所以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既延长了造林时间,又提高了成活率。 一、苗床准备 1、整地:实行随翻随耙平整和随镇压的方式进行整地,整地时间在每年秋季为最佳。整地深度 30―40cm,干旱地区实行早耙、早压、多耕多压,耙压结合,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达到蓄水保墒状态。 2、置床:将装好营养土的容器,整齐紧密地摆放在苗床上。苗床一般宽 1m,长度视环境条件而定。将容器埋入苗床以下 6cm ~ 10cm,容器之间的间隙可以用沙土填充,苗床的边缘用土或者塑料布围好。 二、容器和培育基的选择。 1、容器的选择;育苗容器种类很多,形状、大小、制作材料也多种多样,可根据树种、育苗期限、育苗方法、苗木规格等不同要求进行选择。容器的形状有六角形、四方形、圆形、圆锥形等。为了避开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和定植后根系伸展困难,实行的防治措施有:①在容器内壁上制作引导根系生长的突起棱,当根系长至容器壁时,沿突起棱向下生长而不会在容器内盘旋;②在容器内壁上涂碳酸铜,当苗木根系接触到重金属离子时,会停止生长,防止根系盘旋,造林后脱离碳酸铜的苗木根系又会继续生长,形成发达根系,但是碳酸铜会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