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摘 要:为使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文章通过理论结合实例说明文化教学的实际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文化教学 1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国际威望也逐步在提高,世界各国为了了解中国、加深与中国的交往而普遍开始学习汉语。随着孔子学院在国外的设立,“汉语热”逐步升温,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日益突出,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仍存在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汉语在推广和教学模式上仍处于“幼儿期”,起步晚,进展零散,架构不系统;二是对外汉语教学缺乏一个长远务实的理念,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价值观的输出,语言只是传播中的一个辅助工具。但是很多单位和个人以此作为个人出国的机遇,办学招揽考生的手段,这种缺乏务实精神导致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泡沫效应”,即宏观和微观难以统一;三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很多学者认识到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是在具体建构教学环节上仍然是以语言知识讲解为主,偏重基础发音的训练,很少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传授语言中的文化知识;四是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虽然提到了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可是仍以语言四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为主,这对于一些资质较浅的对外汉语老师无疑是一种误导;五是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即对文化的涉及较少,满足不了外来留学生的学习渴望。据北京语言大学提供的材料,在该校读现代汉语的留学生中,60%的人毕业论文选题不是“汉语”而是“文化”。在其他综合大学的留学生情况也大多如此。这也在另一个角度提醒着我们,我们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加强文化教学势在必行,不然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就会在国际上失去自己的地位。 2 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2.1 承载传播民族文化使命 80 年代以来,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颇受关注,被称为是“升值的语言”,以至于形成了一种被称作“汉语热”的学习高潮,其根本原因并非汉语及其汉字的某种进步性和优越性,而是其承载着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文化。作为汉语的传播者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担,让那些因过去受生活范围和语言不通等条件限制的外国人对如今经济蓬勃进展的中国有一个新的认识,他们所熟悉的中国餐馆和唐人街远远代表不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