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文明冲突论中的中华文明

浅谈文明冲突论中的中华文明_第1页
1/4
浅谈文明冲突论中的中华文明_第2页
2/4
浅谈文明冲突论中的中华文明_第3页
3/4
浅谈文明冲突论中的中华文明浅谈文明冲突论中的中华文明 摘 要 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文明冲突论,并把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分为八种。其中中华文明以及其核心国中国被认为是未来影响世界秩序的“麻烦”,而中国政府潜在的对此做出了政治上的回应,提出了“和谐世界”的观点。 关键词 文明冲突 中华文明 和谐世界 作者简介:韩原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25 级国际政治专业。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25)02-178-02 1993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三年后,他补充、修改了自己的理论,出版了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在这本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的观点。他认为冷战后,世界发生冲突的根源不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差异引起的“文明冲突”将主宰全球。 一、“文明冲突”中的中华文明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文明的和多极的。” 在世界范围内,亨廷顿认为文明可以分为七种或八种,分别是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拉丁美洲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这其中的中华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500 年,甚至也许还要早。在《外交》季刊中,亨廷顿把中华文明又称为儒教文明。 “冷战后的世界,国家根据其他国家的意图来确定威胁,而这些意图以及看待它们的方式受到文化考虑的强大影响。公众和政治家比较能够理解和信任与它们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他们认为威胁主要来自于那些与他们不同语言、宗教、价值观、体制和文化的国家” 因此,在亨廷顿看来这七、八种文明间的互动对当代世界秩序有很大影响。他认为未来世界的最主要冲突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这里的非西方,亨廷顿特别指出了亚洲社会和穆斯林社会,即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 亨廷顿坚信物质上取得成功必定会引起文化上的扩张,硬实力衍生出软实力。东亚的经济进展改变着西方与亚洲的力量对比,具体讲是与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东亚经济的成功被看作是文化优越的显示。面对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施与的压力,亚洲越来越有能力和底气与之抗衡,而作为亚洲领军人和中华文明核心国,中国不可避开的被亨廷顿视为未来文明冲突中最可能惹麻烦的,中华文明将会对世界构成挑战。 二、文明冲突论中对中华文明的几个误解 (一)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联合攻击西方文明 在《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文明冲突论中的中华文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