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浅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_第1页
1/4
浅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_第2页
2/4
浅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_第3页
3/4
浅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浅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摘要:随着水利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深基坑的支护技术也得到较快的进展。地下连续墙是软土地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围护结构型式,既可以用作无内支撑体系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亦可以作为竖向承载结构,文章结合广东佛山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泵站;基坑支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排涝泵站位于佛山三水,地貌单元主要为冲积平原,地形相对平缓,起伏不大,钻孔地面标高为 2.76~6.76m。主要构造带明显地控制着区内地震活动,但现今活动性已减弱。在区域稳定分区上,属于稳定区,区域稳定性较好。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内砂层不具液化特征。工程位于Ⅶ度地震区,本工程按抗震设防烈度 7 度考虑。 2 工程地质条件 据本次钻探揭露,本次揭露范围内发育的地层有:杂填土、第四系新近冲积层、第四系淤积淤泥质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残积层及第三系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 (1)场地内未发现有明显的断裂构造或挤压破裂带,所以场地范围内不存在潜在地应力释放,所以场地内地应力是平衡的。 (2)场地内未见有岩溶、滑坡、危岩和倒塌、泥石流、采空区及地面沉陷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是稳定的,适宜本工程建设。 (3)第四系冲洪积砂层,透水性较好,属强透水层。其余地层属弱透水层 (4)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本场地为Ⅵ~Ⅶ区间。因此,建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周期为 0.35s。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法律规范》(GB50287―99)的有关规定判别,本场地内砂层不具液化特征。 (5)由于本次勘察仅揭露第三系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 (6)场地地下水、地表水对砼具弱腐蚀性;对砼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腐蚀性。 3 基坑支护设计 3.1 泵站箱涵段基坑支护设计 泵站的排水箱涵分 3 孔,单孔孔口净尺寸为 7.80 m×3.85 m(净宽×净高),箱涵总长 172.6 m,大约 15 m 分一结构缝,共分11 节。根据站址的地质情况和边坡开挖参数值,并分析现有地形,在 1~10 节箱涵施工时需实行垂直支护措施进行开挖。箱涵的建基面高程为-1.85~0.25 m, 地面高程为 6.0~8.7m,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