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之路浅谈民办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之路 摘 要:在民办高校中健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体系,是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校园稳定、维护教育公平和促进社会的谐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究和改进,摸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管理;探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11-0196-02 一、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的基本情况 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逐步成为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在解决特困生问题以及服务广阔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成为了焦点。勤工助学不仅能提高贫困生的自我解困能力,逐步实现贫困大学生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还可以培育大学生的自立意识,锻炼其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各民办高校都已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助学金、社会资助、勤工助学、科技竞赛、征兵补偿、临时困难补助等在内的“奖、助、贷、勤、补、竟、偿”等多样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以学校内部奖助学金为辅助,并将大学生资助管理与育人管理结合起来,根据新资助政策的有关要求不断地进行丰富、完善和改进。 二、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现状 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进展和完善的过程。资助经费,制约着民办高校资助工作的进展。我校资助经费主要来源有国家奖学金(每年每生 8 000 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每生 5 000 元)、国家助学金(每年每生平均 3 000元)、新疆少数民族资助(每年每生平均 2 000 元)、国家贷款(每年每生 6 000 元)、十佳贫困大学生(每生每年 1 000 元)、学校特等奖学金(每年每学期 2 500 元)、一等奖学金(每年每学期 500 元)、二等奖学金(每年每学期 300 元)、三等奖学金(每年每学期 150 元)、双汇资助(每生每年 5 000 元)。要想把以上的资助经费公平、合理、有效地分配给需要资助的学生,就需要资助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同心协力出主意、想办法。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升,才能圆满完成每年的资助工作。 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全校的各类资助的管理审核和省厅资助中心数据的上报。学校资助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的资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