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影响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影响_第1页
1/3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影响_第2页
2/3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影响_第3页
3/3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影响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影响 水稻浅、湿、干灌溉,是控制灌溉技术的一种,是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一种节水灌模式。它既不属于充分灌溉,也不属于非充分灌溉范畴。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度进行水分胁迫,会使水稻产生一种耐旱性,而不会导致减产。插秧、返青阶段,保持 2 周浅水,分蘖前期浅湿灌,分蘖期至拨节期适当晒田,孕穗至开花浅水,灌浆成熟期则干干湿湿,适当晚断水,做到后水不见前水,是一种促控结合,适时供水调氮的灌溉技术,其特征是浅灌与湿润相结合,适时晾(晒)田,构成浅湿交替,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式。浅湿干灌溉的原则是浅水灌田,“浅”为 30?,待自然消耗后,田面呈一定湿润状态,“湿”0?,“干”为土壤含水量控制的下限值。为如此反复。灌水之间的无水层时间应使浮泥沉实,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水稻省水低耗,高产稳产。 一、推广浅、湿、干灌溉技术增产的机理 1.防止水稻根系早衰,消除生产障碍。 2.符合水稻的需水规律和要求,发迹了传统的淹水灌溉习惯。即满足水稻的生理需水,又节约了生态需水,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降低了灌溉定额,提高了灌溉水的经济效益。 3.使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合理调整,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为水生育制造了良好的环境。 4.有利于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高产方向转化。能促进水稻生育性状的改善,有效分蘖率高、秆壮、防倒伏。 5.改善稻株的体结构和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病虫害。 6.推广浅湿干节水栽培是进展水稻生产的需要,是长久之计。 二、浅、湿、干控制灌溉 可有效提高水层温度,从而提高水稻结实率 水田的水深 3cm 为一般浅水,比之深的为深水。水稻的返青受水温的支配比气温更强。水稻生育的最高水温为 30~34℃,而返青期的水温在 14~15℃到 20℃之间,随水温上升,总干重增加比率较大。 秧苗素养不同,返青好坏不一。与壮苗比徒长苗和老化苗等弱苗的返青界限温度高,低温返青不稳定。根据秧苗的素养,移栽后的水层管理不同,秧苗素养不良的更要加强以水保温的管理。移栽后的水深 1~2d 为 4~6cm,其后 3~5cm 浅水。气温高有光照时浅水(苗高 1/3 左右),低温时深水护苗(苗高 3/4 左右)。 分蘖期到有效分蘖终止期,要以水保温并促进肥效。发生分蘖的界限温度生理上为 13℃左右,适用的为 15~18℃。适宜的水温为16~30℃,茎数以 23℃左右时增加最多,特别是昼夜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