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镇公路拴马岭隧道施工浅谈西镇公路拴马岭隧道施工 摘 要:本文结合国道西镇公路拴马岭隧道的施工实践,就我国西南山区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和技术控制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公路隧道;关键工序;技术控制 国道 210 西乡至镇巴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位于陕西汉中境内,全长 68.308 公里。中铁十九局集团六公司承建的 F 标拴马岭隧道全长2077.2m,净宽 10.0m,限高 5.0m。隧道采纳新奥法设计,支护体系结构为复合衬砌,即以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格栅钢架等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采纳模筑混凝土,并在两次衬砌之间敷设土工布及防水板。现就主要工序和技术控制进行介绍。 1.地质条件 拴马岭隧道为越岭长隧道,最大埋深 210m,隧道地处大巴山腹地,属地壳运动褶皱地带,与隧道平行 200 米有一条岩层断裂带,围岩主要为软质和硬质围岩,或软硬岩互层。 1.1 软质围岩多为泥岩、泥灰岩,受地质构造影响极破裂,临空后快速风化,极易坍塌,地应力大,初支结构变形、破坏严重,实测收敛与沉降变形可达到 1000mm 和 800mm,造成初支结构破坏,型钢拱架扭曲变形,喷射混凝土剥落。开挖时,局部地下水发育部位常产生大规模塌方; 1.2 硬质围岩多为棕红色泥质页岩和灰色砂岩。泥质页岩质地较软,层间夹粘土,岩隙多含水,层间结合差,极易滑塌。受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破裂,塌方体多呈碎石、粉末状。此类围岩地应力大,实测初支结构沉降、收敛变形大,单侧常超过 400mm,初支结构拱架扭曲变形,喷射混凝土剥离脱落;灰色砂岩质地坚硬,岩隙富含水(承压水),整体呈碎石大块镶嵌结构。层间结合差,有临空面或受震动沿节理面常产生塌方。 2.洞口工程 2.1 首先对洞口仰坡、边坡按设计一次性刷坡到位,且立即施做支护。边仰坡支护采纳 ф22 砂浆锚杆,长 3.5m,间距 1.2m,分层梅花形布置。沿开挖轮廓线外 10cm 以 8-12°的外插角布置锚杆,边仰坡面用网喷砼封闭,同时做好洞顶截水沟施工。 2.2 洞口长管棚施工 在明洞外轮廓线以外施作 C25 混凝土套拱作长管棚导向墙,然后用电动钻机沿设计位置施工,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保证孔向正确,每钻完一孔便顶进一根钢管。钻进中,应常常测钢管钻进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及时纠正。 长管棚作业,应先打入 φ89mm 热轧无缝有孔钢花管,壁厚5mm,环向间距 40cm。注浆后再打入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可以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钢管接头采纳丝扣连接,丝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