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洋食物网与能流分析第一节 海洋经典食物链和微型生物食物网一 海洋经典食物链 哪三种?——牧食、碎屑、微食物网(一) 牧食食物链经典海洋牧食食物链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海洋牧食食物链可划分为大洋食物链,沿岸、大陆架食物链和上升流区食物链。食物链所包含的环节数与初级生产者的粒径大小呈相反关系。——食物链长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不同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结构。(二) 碎屑食物链 以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碎屑食物链。 食碎屑者本身以及其后的各个营养层次消费者都会产生新的碎屑,再被食碎屑者利用。 碎屑食物链与牧食食物链并非各自独立的营养结构,而是紧密联系,形成一个营养结构的整体。海洋牧食食物链与碎屑食物链同时存在,在牧食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新陈代谢产物进入到碎屑食物链,从而将两种食物链联系起来。碎屑的存在可加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不同的碎屑对不同消费者的能量供应比较稳定,有助于扩大种的多样性对近岸、大洋表层和底层的能量流(和物质流)起联结作用。碎屑食物链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种大小不同、来源不同、形式多样的碎屑对不同消费者的能量供应比较稳定(2) 有助于扩大物种多样性:多种形式、各种大小、成分不同的碎屑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丰富且稳定的食物(3) 把近岸、外海、大洋表层及底层的能量流动联系在一起。二 微型生物食物环(网)(一) 微食物环(网)的概念溶解有机物被异养浮游细菌摄取进行微生物二次生产,形成浮游细菌—原生动物—桡足类的摄食关系,成为微型生物食物环(microbial food loop),简称为微食物环,也可称为微生物环(microbial loop)海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第三条途径提出的背景:基于对海洋异养细菌的充分认识;细菌的二次生产(bacterial secondary production)的发现是喂食物提出的基础;海洋中数量巨大的异养细菌不仅是有机物质的分解者,而且是有机颗粒的重要生产者;异养细菌可以摄取大量溶解有机物而使其本身种群生物量得到增长,即细菌的二次生产;最新讨论:某些原生动物能利用 DOM,如领鞭虫。(二) 微食物网的基本结构由于海洋生物摄食者与被摄食者个体大小比例约 10:1,因此,讨论微型生物食物网时引入以个体大小为依据的粒径谱概念更为科学。根据这个原则在微生物网中将它们分为 3 个基本层次:(1) 微微型浮游生物;(2) 微型浮游动物;(3) 小型浮游动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