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经济进展,城市中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作为高层的基础部分往往在整个建筑物投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高层基础往往采纳桩基础,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桩基础形式,对于保证安全,节约投资、降低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对每个建筑物的勘察报告进行认真分析,选择一个最优化的基础方案。笔者就以下几方面对桩基础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桩基,设计 一.桩基设计中静载荷试验的重要性: 目前的桩基础设计过程,往往受到时间的约束首先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参数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根据这个估算的单桩承载力直接进行桩基础设计并施工,等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再选择试桩进行静载荷试验。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的不科学性,结果符合估算要求,则皆大高兴,否则因工程已施工完毕补桩也会很困难,且有时因地质报告有出入会给施工中带来相当的不便。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下面举例来说明。一是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桩周土摩擦力标准值及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由法律规范 JGJ94-94 计算的场区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这是一个经验数值,不宜直接采纳。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各类桩基础中试桩及工程桩的检测,发现绝大多数桩的实际承载力均大于计算值,有些相差幅度较大,因此按试桩获得的实际承载力将会比按勘察报告估算的承载力来布置基础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笔者曾设计过苏州工业园区南都·玲珑湾花园住宅,主体为地下一层、地面十八层的高层住宅,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采纳 D500 的预应力管桩,桩长 20m,按 JGJ94-94 公式 5.2.8 估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约为 1400kN,而我要求进行的 3 根破坏性试桩显示实际单桩承载力可达1850kN,整整比估算值提高了 30%左右,实际工程桩设计就采纳试验值进行,为甲方大大节约了投资。其二是当场地不均匀或地质报告数值有偏差的情况下,不进行试桩而直接按地质报告进行工程桩施工将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唯亭某五层商住楼,根据地质报告采纳 10m 长的预制方桩,桩径 400x400,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约为 1350kN,采纳静力压桩,实际施工中几乎每根桩都压至 2000kN 而未达到预定深度,而此时已达到预制桩的桩身强度,故施工过程中每根桩都采纳了劈桩,在时间金钱上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经过静载荷试验未达设计标高的工程桩均达到了设计承载力,也就是说设计上如先进行试桩则至少可减短 1.5m 左右的桩长,桩承载力不减小且不需要劈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