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进入深度调整期煤炭进入深度调整期 这是最好的时期,这是最坏的时期。 随着清洁能源受捧,煤老大的光辉岁月就此成为历史。产能过剩、下游电企钢企拉动需求乏力、进口低价煤冲击…… 煤炭价格持续下挫,供大于求,煤炭滞销新闻比比皆是。煤电格局迎来了从“电找煤”到“煤找电”的大逆转。2025 年,电力行业利润暴增近七成,成为全国 41 个工业大类中利润增幅最大行业。 业内人士指出,煤市持续萎缩将改变煤炭行业全行业盈利的非正常局面,迫使煤炭企业步入更加良性进展的轨道。煤炭企业在走入下行调整期的时候,是一个减少库存或产能的时期,也是企业进入大吃小、优吃弱的并购重组时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 扩张与过剩 一边是煤炭价格跌跌不休,一边是煤炭市场产能的扩大。 根据测算,2025 年全社会煤炭库存将约有 5 亿吨的剩余。 煤炭一直是地方政府支柱型的产业。我国煤炭业在“过剩”预期中不断冲突和博弈,演绎出令人费解的种种悖论。 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后,反而出现了越淘汰产能越多的尴尬局面。以山西省为例,煤炭资源大整合后,山西省进入重组整合煤矿大规模建设改造阶段。2025 年,全省共建成矿井 124 座,建设规模超过 1.4 亿吨。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讨论员任浩宁指出,整合原来是淘汰上游产能,现在只是把过剩的、落后的产能用另外形式表现出来,但并没有真正把这些产能消耗掉。 尽管我国煤炭业出现“寒潮”,但仍有部分大型煤企逆市扩张。 日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不超过 54 亿元的公司债券,以及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不超过 40 亿元的公司债券已于近日获得山西省发改委核准。两煤炭企业近百亿元的公司债将用于煤矿、氧化铝以及风电等项目的建设。 “今年煤炭行业要淘汰落后产能 6000 万吨,但是我们预测 2025年结束时,整个煤炭行业还会产生 1 亿吨左右的新产能,就相当于会有 4000 万吨的净增产能,这也是越淘汰产能越大。”任浩宁表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中国煤炭工业进展面临严峻挑战,煤炭总量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结构不合理、进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依旧严峻。 内忧外患 近年来,受国内煤炭产能过剩、新能源在能源结构占比上升和进口煤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煤炭行业出现亏损,中国国内煤炭企业正面临“内忧”与“外患”并存的困境。 倒逼煤炭让位的首要因素是环保。我国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炭消费。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