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搬运、储存与防护管理制度一、基本要求1、项目部和各分部必须建立物资设备储存、保管、出(入)库等各项管理制度,并根据工程实际,按有关规定仔细做好物资设备的存放和仓库修建以及临时存储设施的搭设,必须有必要的防火、防盗、防雨、防变质、防污损措施。物资设备的存储、保管、出库必须有专人负责。2、储存设施及设置要求:各分部必须根据具体物资设备的理化性能、存储要求,根据标准化施工场地建设的要求设置通用库房、活动库棚及料场,以满足物资设备保管的需要。同时配备足够的装卸、搬运及加工设备设施。3、各类仓储设施建设的规模、标准必须满足原材料质量管理和施工的需要。4、料场场地和行车道路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和表面硬化,并满足载重车辆通行要求,场地排水设施完善、排水通畅,无明显积水和坑凹现象。5、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物资设备抵达现场后,现场物资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施工现场负责人,合理安排进场物资设备,避开二次到运。二、物资储存6、原材料必须实行分区存放,做好分类标识,按“合格区”和“代检区”分别设置,每个区内应按不同品种和规格用隔离墙分离,同时设置或预留必要的冲洗或筛分设施。7、砂石料场应采纳牢固的棚架进行遮挡防护,达到遮雨、遮阳、防尘等目的,并设置或预留夏季降温或冬季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温度符合要求。8、砂石料应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状态标示,标示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检验批次、验收人等。9、金属材料存放时应上盖下垫,平放分类堆垛,设置标示标牌,金属型材存放时应下垫垫木、上覆防水遮盖物,平行分层堆码存放。10、散装水泥采纳水泥罐储存,均需按不同厂家、品种、标号、批次分别储存。外加剂采纳避光储存。11、水泥、掺合料等有使用期限的材料,应遵循先进先发的原则,严禁使用过期材料。12、隧道防水板、止水带、桥面防水材料等易受环境影响的物资的库房,必须考虑产品特性,确保物资储存期质量稳定。13、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有强腐蚀性化工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所在地有关规定和满足工程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做到分库分管,并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通讯,报警,灭火,消除静电等安全措施。14、粗、细骨料在运输中必须遮盖,防止运输中二次污染;受污染的原材料必须在拌和站进行二次冲洗。三、物资搬运15、现场物资搬运及装卸作业要文明,做到轻起、稳放、保护好原厂标牌、标记;装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