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隧道掘进爆破新技术1、引言目前,铁路、公里隧道建设越来越多,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常常遇到高 xx地段。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 xx 隧道爆破时起爆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 130ms,严禁使用秒和半秒延期雷管,限制了 xx 隧道爆破的电雷管使用段数,影响爆破开挖方法。隧道掘进通常采纳掏槽爆破法,掏槽部分一般需要 5段电雷管延期起爆,再加上辅助孔,光爆孔等则需要的起爆延期时间更长,因此无法进行含 xx 隧道的全断面掘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隧道掘进爆破过程中,在 130ms 时间内实现隧道的全断面爆破掘进,解决了 xx 隧道爆破中起爆时间与全断面掘进的矛盾。2、短毫秒间隔爆破作用机理短毫秒间隔爆破技术的实质是:在掌子面的某个区域同时起爆多个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掘进掌子面的炮眼,利用柱状药包在页岩中的爆炸应力波相互叠加作用,使该区域内的岩石破裂、抛出,形成槽腔,而其周围的炮眼以短毫秒间隔爆破,在爆生气体的挤压作用下,岩石被破裂、抛出。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多个柱状药包同时爆破应力场的演变过程,如图 1 所示。讨论表明,随着爆轰波传播,岩石内应力波波阵面进展为蘑菇行,在中央炮孔区形成应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应力叠加区;应力波在掌子面反射后,在药柱上部与掌子面间形成了较强的反射拉伸区,中心也在中央炮孔轴线方向上,结合相应的孔腔变形特征可以推断炮孔上部的岩石破坏与抛掷,主要是反射拉应力和炮孔药柱上部孔腔扩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部岩石反射拉应力波强度较弱,但压应力水平很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衰减较慢,结合下部炮孔腔体的扩张时间及运动的特点可以推断炮孔下部岩石的破坏,是在下部腔体二次扩张的过程中变形、破坏的,主要是由下部孔腔内爆轰气体挤压作用的结果。图 1 多个柱状药包同时爆破应力场的演变历程3、工程试验(1)工程概况华蓥山隧道属于大型公路隧道,开挖断面 90.85m2,顶部开挖半径 6.01m,开挖高度 9.5m、宽度 12.3m。隧道通过地段的地质结构复杂,并且有煤层、xx。试验段岩层为盐溶性角砾岩,属 III~IV 类围岩。(新谷立 2 号隧道属于双线铁路隧道,开挖断面最大为 147.62m2,最小为 94.82m2,顶部开挖半径 4.69m~7.23m,开挖高度 9.5m~11.5m,宽度 10.9m~14.6m。隧道通过地段的地质结构复杂,并且有煤层、xx。试验段岩层为硅质岩、隧石灰岩、页岩夹煤层,属V 类围岩。)(2)试验方案设计由于隧道断面尺寸较大,假如全断面的炮孔同时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