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兰苑的创作与思考重点论述了兰苑的创意与布局,对人工景观、造园艺术与兰花生境等关系,以及实践中的处理手法和技巧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进一步探讨了自然风景区的开发与景观设计相关的手法。 1、背景 ”福建兰苑”(以下称兰苑)是由省领导 1997 年 12 月考察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后提出的项目构想,经过专家组的论证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立项,为 98 福建林业十大重点项目之一。1998 年 1 月提交设计方案,4 月破土动工,当年12 月竣工,并举办了‘99 福建森林与花卉暨首届兰花展。兰苑的建设及花展的成功受到全国同行的好评。 ”福建兰苑”位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龙潭风景区内,是该景区的重要景点,占地约 2.7hm2。作为一个传统性的项目,旧题新做,对方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组织了有关专业人员到实地进行了多次的考察,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游览项目参加性、设计风格、建筑景观及功能与兰花生境的关系进行反复的思考与论证。 2、基本条件 兰苑位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龙潭风景区入口处的大山谷中,依附在笔架山西麓,东界于南宋古驿道,西北界分别为白露溪和龙潭溪,南面为入口,距东大门有 2km,南北长 280m,东西最大长度为 55m,地形变化较大(部分为梯田),溪水淙淙旁流,随季节而变幻更替。植被繁密,北部为稠密的常绿阔叶林,南部为六月麻竹林和刺桐林,呈自然状态。 3、创意与布局 3.1 创意基础 (1)挖掘兰文化的渊源。兰花被喻为花中君子,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兰苑创作的源泉。 (2)挖掘兰花的旅游资源。我国兰花品种资源非常丰富,共 6 大类 174 属 1200 多种,这还不包括种以下的大量变种和品种。把兰园建为一个集观赏、游览、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景园。 (3)兼顾兰花生物学习性和生态环境兰花的生物学习性、兰花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是本设计的理论依据,兰花的生长发育与它自身的繁殖方式、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填补我国地栽式兰苑、兰园的空白。我国传统的大多数兰苑多为盆栽式展架摆放布局,缺乏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和风景规模。 3.2 创意的原则 (1)保护兰花品种资源,发挥科普和陶冶人们情操的双重功能。 (2)以兰花的分类进行分区布局,以兰花文化为主线贯穿全园。 (3)结合自然环境,创设兰花生境、展示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 (4)因地制宜构筑景园,合理巧妙理水,体现质朴、自然优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