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地质灾害概况及成灾特点第一节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概况 一、地震 (一)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球范围内,20 世纪地震灾害尤其严重。伴随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持续进展,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均超过以往任一世纪,达历史最高水平。据有关国际组织提出的报告,20 世纪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 170 万左右,经济损失难以计数。一次损失 100亿美元以上的地震屡屡发生,1995 年 1 月 17 日发生在日本兵库县南部的阪神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约 1000 亿美元,创历史地震损失的最高记录。中国受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控制,地震活动频繁而又强烈,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本世纪以来中国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650 多次;其中米 s≥7 级的地震 98 次,约占世界的 1/10;8 级以上地震 9 次;全球米 s≥8.5 级的特大地震 5 次,其中 2 次发生在中国,分别是 1920 年宁夏海原 8.5 级地震和 1950 年西藏察隅-墨脱 8.6 级地震。由于中国大部分地震震源浅,房屋和工程建筑抗震性能差,所以震灾十分严重。本世纪中国地震死亡人数达 61 万多人,约占世界地震死亡总人数 36%,居世界首位。以下死亡人数较多的国家依次为日本(15.5 万人)、意大利(14.5 万人)、伊朗(14 万人)、土耳其(近 10 万人)。一次死亡 10 万人以上的毁灭性地震,本世纪共发生3 次,其中有 2 次发生在中国,分别是 1920 年宁夏海原地震和 1976 年河北唐山地震,另一次发生在日本(1923 年 9 月 1 日,日本 8.2 级关东大地震,死亡 14.3 万人)。发生在中国的这两次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在人类地震灾害史上屈指可数,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在国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公元 1920 年 12 月 16 日宁夏海原 8.5 级地震,是中国和世界近代最大的地震,共造成23.4 万人死亡。震灾最重地区在海原、固原和靖远、隆德、静宁、通谓地区,震动波及面积约 170 万平方千米。据《农商公报》1921 年第七卷第 86 期等史料,死亡超过一万人的县有:海原县(死 37030 人)、固原县(死 40176 人)、靖远县(死 31933 人)、隆德县(死28370 人)、通渭县(死 18108 人)、会宁县(死 13962 人)、静宁县(死 12447 人)。地震之后,因救济迟缓,压埋或饥寒而死者亦不计其数。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的城镇村庄不在少数:海原县倒塌房屋 2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