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摘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的重要措施。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在建筑施工、科研、技术进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基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文章总结了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内容,并介绍了常用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方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试验 中图分类号:S2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工程使用材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即检测项目、环境温度控制、取样、试验误差、加荷速度、数据处理等,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 一、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内容 1.检验项目。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一般都存放着大量品种繁多的建筑材料,每种材料使用前都要进行质量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以及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律规范编制检测项目,确定各项试验指标。如现场使用的水泥,要进行批次检测,重点开展对水泥安定性、强度、细度、凝聚时间的检测;配制混凝土使用的粗骨料根据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并重点开展对含泥量、密度、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检测。也就是说,每一种材料的试验指标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2.取样。检测一种材料时,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应被检测材料的质量,一旦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必定会影响工程质量。具体来说,取样时,一般是在一批材料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样品的数量和取样部位、方法对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严格根据相关规定选择取样部位,制定取样方法,确定样品数量。 3.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些建筑材料的性能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较大影响,为此,工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材料养护、测试的环境条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GB/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就明确规定,试体成型时,相对湿度应超过50%,且温度应维持在20℃±2℃范围内;试体拆模前,相对湿度应超过90%,且养护温度控制在20℃±2℃范围内;在水中进行试体的养护时,温度保持在20℃±1℃的范围内。又比如环境温度对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