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复习题1. 母岩风化的产物 ① 碎屑残留物质(母岩的岩石碎屑或矿物碎屑)② 新生成的矿物(主要是在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一些矿物,如水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蛋白石和铝土矿等。)③ 溶 解 物 质 ( 主 要 是 指 在 化 学 风 化 过 程 中 被 溶 解 的 那 些 成 分 , 如CI、S、Ca、Mg、K、Na、Si、Fe、Al、P 等。)2. 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 ① 破裂阶段(碎屑阶段):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化产物主要为岩屑或矿物碎屑 ② 饱和硅铝阶段:岩石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将全部被溶解,首先带出 Cl-和 SO42-。然后在 CO2 和H2O 的共同作用下,铝硅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开始分解。③ 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大量被溶滤掉,SiO2 进一步游离出来。④ 铝铁土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风化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铝硅酸盐被彻底地分解,全部可移动的元素都被带走。3. 试根据尤尔斯特隆图解说明碎屑颗粒在流水中搬运、沉积时流速和颗粒大小之间关系,该图可解释哪些地质现象。关系:开始搬运时,为克服颗粒自身吸附力,所需流速比较大;0.05-2mm 的颗粒所需的始动流速较小,而且始动流速与沉积临街流速相差较小;大于 2mm 的颗粒其搬运与沉积的两个流速曲线更接近,流速与颗粒的粒径成正比;小于 0.05mm 的颗粒,所需的搬运与沉积流速相差很大。可解释:竹叶状灰岩和泥砾岩等砾屑共生现象4. 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的异同点相同:形成时都有相应沙泥供应,且沉积和保存较为有利的条件不同:脉状层理形成于强水动力条件,砂的供应、沉积、保存比泥有利,主要分布于波谷; 透镜状层理形成于弱水动力条件,泥的供应、沉积、保存比砂有利,波状层理是介于上面两种层理的过渡类型,它是沙泥供应、沉积、保存都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形成,往往是强、弱水动力条件交替进行,其砂层和泥层交替连续出现。5. 试对比颗粒支撑和杂基支撑在流体性质、搬运方式、沉积特点、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颗粒接触关系、粒间填隙物特征、油气储集性能等方面的差异。 6. 试从含义、分布状况及所起作用、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和形成阶段上对比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及孔隙四种组分的区别。7.试说明底砾岩、层间砾岩和层内砾岩在剖面中的形成位置及形成条件 底砾岩:位于海侵层序底部,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成分简单,分选性好,是长期风化、 碎屑颗粒 杂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