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走得再远一些让思想走得再远一些 一个客户通过书面咨询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企业做了十来年。前些年我们每年都有增长,多的时候甚至每年增长一倍以上。但最近两三年,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没有办法把营业额做上去。不但没有增长,有些年份保住原来的业绩都很困难。为什么我的企业越来越难做?有什么办法才能走出现在的徘徊不前?” 这个客户的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每一个企业早晚都会遇到。为什么企业会越来越难做?为什么企业进展会遇到天花板?企业的极限在哪里? 在刚刚结束的易中论坛上,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先生花了一天的时间,分享了他思考这个问题的结果。 根据冯仑先生的看法,民营企业家在进展过程中会碰到四个增长的极限,也是增长之坎: 第一是市场的极限。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市场,也就决定了企业规模能做多大。为什么地产行业能有像万科这样年营业额到 600亿元的企业?因为地产行业是一个整体规模 3 万亿元的产业。为什么让我们眼花缭乱的影视业几乎没有利润超过一个亿的大公司?因为这个行业的整体规模在中国也就只有 100 亿元左右。换句话说,我们选择“地盘”的大小会影响我们生长的空间。当企业在一个市场上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像以前那样大幅度增长了。 第二是组织的极限。大部分企业的行业空间足够大,但自身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用人机制等方面让我们要么纠缠在内部纷争,要么只能依赖老板一个人的能量和精力。公司无法进一步进展可想而知。冯仑先生对此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很多企业长不大,是因为穿的“衣服”太小。企业大了,“衣服”却没换,当然束缚企业的成长。 第三是模式的极限。前两个问题解决了,但业务和竞争模式没有变化,企业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竞争态势、成本结构、资源价格、人才需求等外部和内部条件。这也必定导致一个企业无法继续成长。套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模式是不断思考和验证的结果,老板“思想”的大小也会像衣服大小一样支撑或束缚我们的进展。 第四个极限是价值观的极限。一个人的道德贞操决定一个人能在事业上走多远。冯仑先生有一个简单却深刻的比方:坏女人在年轻时挣(K)钱,但上了年纪之后就无钱可赚,因为没有男人再要她;而好女人开始时可能挣不到钱,但熬到更年期就能挣到(K)钱。好心眼和坏心眼的企业家,和好女人坏女人一样遵循上面的“冯氏定律”。所以老板“心眼”的大小是决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