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演习成为幼儿园常规活动我们的嘴边常常脱口而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可见,保在先,教在后,对于在园生活的 3——6 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很薄弱,那么,保护幼苗安全的重担自然而然便落在幼儿园身上,落在每一位老师的身上,落在每一位保育员的身上。在刚刚出台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我们清楚可见专项治理行动的重点工作,但是,光光由外界因素所排除的安全隐患还是可计量的,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提高孩子自身的保护意识,因此,通过最最直接的安全演习还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直接在演习活动中感受危险,感受紧张,感受排除危难的必要性,感受自我营救的多种途径,同时也让安全演习真正的走进幼儿的教育教学,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项常规活动。1、 借助安全演习,2、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演习过程中,幼儿始终是处于一个“需保护”的角色,通过种种仿真演习,让孩子处在一种类似于真实的情景中,感受着环境的恶劣,感受着情况的紧急甚至是内心的害怕,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演习,才不至于孩子在真正遇到危险的过程中束手无策。记得有这样一个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在学校中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时间依次为:体育课或运动会、课外活动、晚自习后、全校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或劳动课等,其特点为,学生活动时段和无成人在场的时段。不同地区发生安全问题的时间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乡镇和县城在上体育课和上厕所这两个时间段是安全问题的易发时间。”而专家的其中一个评价是这样的:“灾害的预防演习安排较少。38.1%的老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预防灾害的演习活动。在学生中这项调查的比例更高,达到了 55.6%。从各个学段来看,初中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演习活动的次数最少。县镇和农村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演习活动的次数要明显少于城市学校,许多学校缺乏安全教育的图书、音像资料等教育资源。”可见,演习相对于一位学生甚至是一位孩子来说,意义是多么的重大。3、 借助安全演习,4、 促进
老师全面的教育思绪。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些报道关于幼儿园进行安全演习所引起的争议的报道:孩子太小仿真演戏容易出意外;某某幼儿园演习现场孩子发生踩踏事故等等。对于这样的报道不计其数,那么,我们是否因为这些报道而觉得应该放弃幼儿园的演习呢?我觉得,不可以。反之,我认为,通过这些安全演习能大大的促进老师全面部署、细致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在我园开展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