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造价管理失控的原因及对策试论工程造价管理失控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建筑企业非常关怀的问题是如何想取得预期的、最大经济效果,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造价必须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然而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管理失控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造价管理失控的原因 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建设工程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目前的情况看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上能保证工程造价改革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执行统一的国家法律法规相关定额、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实行“施工企业工程取费许可证”和“工程类别证书”制度,建立信息网络,实行指导价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不健全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缺乏统一管理,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一度出现了松弛现象。主要表现为:(1)施工企业随意高估冒算。(2)建设单位发包工程时不按实结算,压级压价,实行大包干方式。(3)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审价不到位等。目前,国内工程造价普遍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我国目前对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依旧沿用的是传统做法,即以计划手段进行造价管理,先由计划部门负责确定项目投资估算,然而交由建设主管按此投资去实施,这就是说,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从一开始就分属于两个不同职能部门,这样造价的确定和其后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严重脱节,各干各的,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部门或单位能真正做到对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进行管理并全面负责到底,即使最后造价发生“三超”,也没有办法追究哪一级部门的责任,这就是体制上形成的部门分割管理的后果。 (二)投资估算作用的缺失 我们知道,工程的投资估算是整个项目建设价格控制的龙头。相比较而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投资估算,他们对每个项目都要进行前期可行性讨论,科学合理地、严格准确地确定投资估算,一旦估算确定,则不可逾越,没有正当理由超出投资额,主管单位就要承担经济责任。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侧重点错误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习惯做法是将重点放在实施阶段上,花大力气去审计施工阶段的预结算,而忽视了设计阶段的项目投资与控制,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偏面的做法。国内外许多实践已经证明,决定项目投资多与少,经济是否合理,主要是在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