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邻干扰少、承载力大等优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既有测量工作,又有机械操作、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且成桩环节较多,在施工中的任何问题和施工环节处理不当都会使成桩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发生质量问题后难于弥补,因此必须根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实行各种有效预防措施,继而保障成桩质量。论文根据文献学习及实践经验,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概括,可以为用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施工目 录内容摘要I引 言11 钻孔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21.1 护筒冒水21.2 孔壁塌陷21.3 钻孔偏斜31.4 缩颈31.5 桩底沉渣过多32 灌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42.1 卡管42.2 钢筋笼上浮42.3 灌注混凝土时桩孔坍孔52.4 夹泥、断桩63 工程实例分析8结 论15参考文献16引 言随着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进展,钻孔灌注桩这一基础形式在交通、建筑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钻孔灌注桩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广、施工过程简单、易操作,在桩基础里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工艺。钻孔灌注桩可适应和满足各种地质条件,有效地将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深层岩土层面,而岩土层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大大降低基础沉降和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下和水下进行的,属于隐蔽工程,其施工过程中无法直观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国内外因钻孔灌注桩质量隐患造成的事故率高达5%~10%,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容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防治,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桩基施工任务。钻孔灌注桩,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德国,70年代开始在我国得到应用并进展至今。钻孔灌注桩的成桩将直接影响桥梁等建筑的承载力及安全使用功能,必须对其工序进行综合分析,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施工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法律规范》等行业标准,用标准化思想指导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作业。开工前工程监理部门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根据监理部门提出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修改意见,完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