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施工时无噪音、震动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越取越高的单桩设计承载力和不合理的工期,给桩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问题,应引起各方的注意。1 工程概况xx 市某八层住宅小区工程单层地下室面积 6800m2 ,基础采纳预应力管桩基础,双桩承台,布桩平面系数为 2.6%。 Φ400(壁厚 90mm)、Φ500(壁厚100mm)的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分别为 3100KN、4300KN,而设计终压值只为 2500KN、3500KN,约为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的 80%。根据管桩公司提供的数据,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接近桩身容许承载力。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岩土层分布从上到下分别为:2 竖向静载荷试验异常沉降情况地下室桩基全面完成后进行竖向静载荷试验。其中一根 Φ500 桩加载到六级时沉降突然加大,沉降量达到 50.77mm,在第七级至第九级又稳定均匀沉降,最后该桩沉降量为 64.74mm,残余 49.50mm。另一根问题桩桩径 Φ500,加载到六级时沉降突然加大,达到 48.91mm,最终沉降量为 69.55mm,残余 54.98mm。以上两根桩自施打完成到竖向静载荷试验间歇时间(以下简称为间歇时间)均为11 天,施打过程正常。3 原因分析3.1 试验时间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法律规范》GB5007-2025 附录 Q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Q.0.4 条规定:开始试验时间:预制桩在砂土入土后 7 天后;粘性土不得少于 15 天;对于饱和粘性土不得少于 25 天。本工程由于工期十分紧迫,竖向静载荷试验沉降异常的两根桩都在施打完成后 11 天进行试验的。由于桩侧阻力大部分由饱和粘性土承担,间歇时间太短,桩周土未充分固结,其抗剪强度不能得到充分恢复和发挥,导致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地质条件相同,桩端持力层未存在粘土薄层、间歇时间为 11 天、静载荷试验合格的桩的试验曲线图。其 Q-s 曲线较陡, s-lgt 曲线显示在加载到七级之后比前几级有较大的沉降,说明桩周土固结不充分,可以近似地认为桩侧阻力占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 70%。与事故桩的情况相似。根据有关文献,桩侧摩阻力主要由粘土层承担的工程桩,如桩的设计极限侧阻力 qsik取值较法律规范表值高出不多(如本工程),则间歇时间为 14 天时侧阻力可达 qsik的 90%以上,最终侧阻力可比法律规范表值高出 40-50%。此次复压处理,沉降量大于 20mm 的桩从压桩到复压的间歇时间均小于 15 天;间歇时间大于 20 天的桩的的复压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