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坐井观天》选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常常把部分当整体,看问题不全面.因此,把“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指导书写“沿”、“还”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四、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检查复习1、课文朗读情况.2、词语认读。3、书写指导.4、主要内容回顾。(三)品读探究1、中心问题: 天到底是“大"还是“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2、全班沟通.(1)第一次对话研讨重点词:一百多里 指导朗读。(2)第二次对话研讨重点词:无边无际指导朗读.(3)第三次对话 研讨两个“笑"字。指导朗读。阐明道理。(四)拓展延伸(选做)向学生推举“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盲人摸象”等相关文章,增加阅读积累,升华课文理解。 (五)总结感悟.孩子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希望我们能从中有所收获,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全面考虑,千万不要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六、板书设计 13 坐井观天 青蛙 小鸟 全面考虑 小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