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饮食每一天教学目的1、通过对每天食物的统计与讨论,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有6种营养素.2、通过学习安全食物的选择,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食物中有6种营养素.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准备1、课件.2、统计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过程设计教案自评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营养小故事——胖乎乎的文西2、提问:(1)文西为什么容易生病?(2)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二、认识六种营养素1、提问:平时你最喜欢吃什么?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统计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中存在的问题.2、学生活动——表格统计(1)四人小组,进行分工(记录员、组长、观察员)(2)发放表格——统计本组最喜欢的食物(3)讨论:从表格中,大家找到了什么秘密?3、汇报:教过程设计教案自评学过程(1)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2、连续三个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2)你们组发现了什么?(3)你认为哪组的统计方法最好?为什么?4、质疑:你有什么问题吗?5、讲述:为什么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不是自己最喜欢吃的实物呢?6、出示课件——六种营养素3、采用课件出示六种营养素,利用小博士让学生主动去感受六种营养素.(出示小博士的话)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7、提问:从小博士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8、小结三、作业布置4、让学生课件收集生活中的食物搭配,有利于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回家后,了解家里每天的食物搭配.板书设计一、科学饮食每一天蛋白质、脂肪、淀粉、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实物纤维……第二课时过程设计教案自评一、提问:(1)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素?教过程设计教案自评(2)家里每天的食物是怎样搭配的?学过程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呢?(3)你在观察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二、搭配食物:1、通过自行搭配食物,提供学生发现秘密的平台.通过两次食物的搭配,加深学生对实物的了解.1、学生活动——为自己搭配一天的实物2、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搭配的?3、学生评价:哪一组搭配的实物最好,为什么?4、学生第二次搭配实物三、学会选择安全的食物1、提问:(1)出示一个发霉的苹果,问:你看到了什么?2、从生活出发,用典型事例刺激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2)你敢吃吗?为什么?(3)这时,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安全饮食)2、课件出示——各种植物、动物(1)学生观看——农民达农药(2)问:蔬菜上会残留什么?(3)你家里是怎么处理的?(用盐水浸泡)(用淘米水来洗)3、出示课件——小博士一天的饮食建议四、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3、采用故事的形式,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1、提问:这节课,你了解到什么?2、听故事——偏食的小量(1)问:故事中讲了什么?教学过程设计教案自评(2)学生讨论:他做得对吗?为什么?(3)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过程3、汇报4、出示课件——科学饮食习惯(均衡营养)五、总结、反馈1、提问:这节课,你又了解到什么?4、采用质疑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咀嚼、思索,有成效.2、质疑:关于科学饮食每一天,你还有什么问题吗?3、作业: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绿色食品.板书设计1、科学饮食每一天科学的饿搭配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安全的食物2、选择安全的食物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安全食品,并能够准确识别.2、知道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有损健康.3、知道怎样做到安全饮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品格教学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教学准备师:课件、相关食品及包装袋、饮料及配料标签生:食品包装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过程设计教案自评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三鹿奶粉事件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谁来补充?)(课件演示)是啊,就是这小小的奶粉危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使无数家庭陷入了痛苦.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揭题)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学生去思考、去内化道德、情感方面的知识.形式新颖、方法灵活.二、认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1、近三天你都吃过哪些食物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请你拿出调查表,认真填写,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