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开发进行战略储备——西北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是决定西北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一、教育、人力资源现状与主要问题二、制约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三、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思路和对策一、教育、人力资源现状与主要问题(一)基础教育仍较薄弱,进一步发展难度大目前,基础教育仍是西北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难点,除陕西省学龄儿童入学率和“普九”人口覆盖率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省区各项指标所反映的基础教育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普九”人口覆盖率差距较大,特别是青海省(参见表7-1)。表7-1基础教育基本情况(1998年)单位:%表7-1基础教育基本情况(1998年)单位:%全国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学龄儿童入学率98.999.398.292.794.297.7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率92.689.687.1898791.6“普九”人口覆盖率※7378.2-38.255.458.5※陕西省为1999年数。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教育年鉴(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基础教育发展的落后状况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1999年青海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0%,而纯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70%,个别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青海省目前还有10%的地区只能普及三年或四年义务教育。宁夏南部山区目前还未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不仅现有发展水平低,而且进一步发展的难度大,主要体现在:(1)尚未完成“普九”任务的地区大多处于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教育规模小,教育成本高;(2)即使是已经完成“普九”任务的一些地区,不仅面临着如何巩固的困难,而且本身还存在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设施的困难,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较差。(3)许多地区“普九”教育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中央财政的支持,基础比较脆弱,一旦失去这种支持,其巩固和发展将是十分困难的。(二)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规模大,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规模还是比较庞大的。如从整个西北地区看,1998年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为30.8人,高于全国27.3人的平均水平。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陕西省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1998年陕西省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数42人,而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则分别只有22人、17.4人、21.1人和27.2人。陕西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40多所,高校发展规模居全国第4位。1998年陕西省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和研究生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和6%,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34个;而青海省全省1998年仅有23名在校硕士生。青海省和宁夏自治区目前在博士授予点上还是空白。一、教育、人力资源现状与主要问题(三)教育规模不经济严重,教育成本高西北地区面积辽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且交通基础设施差,造成学校规模偏小(参见表7-2)。表7-2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和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1998年)单位:人表7-2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和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1998年)单位:人全国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在校生数小学228.9143.4136.6140.5182.3366.1初中838.8746718518.2705.7622.1高中672.5542.3441.7287.4542.7354.4普通高校3335.63592.93177.31944.32262.42792师生比小学2428.423.517.619.820.3初中17.619.916.512.815.214.2高中14.613.413.610.61411.9普通高校8.47.88.35.26.66.3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和相关省区1999年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和相关省区1999年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从表5-2看,除陕西省的小学和初中师生比以及普通高校平均在校生数和新疆小学在校生数外,其它各级各类学校平均规模和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青海省,教育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十分突出。(四)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差,区域发展不平衡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小学和中学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高中教育(参见表7-3)。表7-3教师学历合格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