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沙公路泉州德化段A4合同段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二、工程概况2.1隧道工程概况2.2地形地貌2.3地质构造2.4地层岩性2.5地震烈度2.6水文2.7气象三、隧址区地质条件评价3.1隧道进出口3.2左线隧道洞身3.3右线隧道洞身四、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4.1评估方法的选择4.2总体风险评估思路与指标4.2.1总体风险评估思路4.2.2建立风险评估体系4.2.3总体风险分级标准4.3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思路与流程4.3.1专项风险评估思路4.3.2专项风险评估基本程序五、风险评估5.1总体风险评估5.1.1单元划分及风险分析5.1.2总体风险评估的指标5.1.3风险大小及等级5.2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5.2.1施工程序分解5.2.2风险源普查5.2.3风险源普查清单5.2.4风险分析5.2.5风险评估5.2.6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六、风险对策措施6.1风险接受准则6.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6.2.1安全用电及洞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6.2.2安全焊接作业6.2.3洞内防火安全保证措施6.2.4其他一般风险源采取的对策6.3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6.3.1洞口失稳控制措施6.3.2、坍塌控制措施七、隧道风险评估结论戴云山隧道、平风寨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1.2《厦沙公路泉州德化段A4合同段合同文件》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1.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7《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01-2011)1.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79-2002)1.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1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1.15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16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1.17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1.18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1.19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1.20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2.1隧道工程概况厦沙高速公路德化段A4合同段、地域位置本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境内,线路起点位于德化县赤水镇铭爱村,经西溪村、云路村、终于上涌镇黄冈村。路线走向由南向北,区域内交通较为便利,沿线主要的公路有省道S206、县道X351X353X354以及其他县乡道路,测区内总体条件较好,有利于高速公路的建设。本合同与A3合同段顺接起点里程YK81+245至终点里程YK88+160右线总长6915米。本合同段内起于戴云山隧道右线起止里程YK81+245〜YK84+700长3455米;戴云山隧道左线起止里程ZK81+241.077〜ZK84+704长3462.923米;平风寨隧道右线起止里程YK84+955〜YK86+405长1450米;平风寨隧道左线起止里程ZK84+936〜ZK86+463长1527米。隧道单洞建筑限界10.25X5m,为分离式隧道。隧道路面横坡:单向坡,隧道内最大纵坡:±3%;最小纵坡土0.3%。隧道采用灯光照明,机械通风;戴云山隧道出口洞门形式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平风寨隧道进口洞门形式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出口洞门形式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戴云山隧道左右线设车行横洞4处,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m,净高5.0m;设人行横洞9处,,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0m,净高2.5m。平风寨隧道左右线设车行横洞1处,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m,净高5.0m;设人行横洞4处,,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0m,净高2.5m。2.2地形地貌戴云山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低山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350m,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进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25°~30°,出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35°〜40°。平风寨隧道隧址区属构造-侵蚀中山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南西一北东走向,穿越北西—南东向的山体,地形起伏较大,进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