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科技管理制度汇编1第一部分中建八局科技管理制度2中建八局“十五”(2001—2005)科技发展规划为使“科技兴局”得以贯彻实施,以科技带动企业的全面进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编制未来五年科技发展规划。第一部分:“九五”科技发展状况一、“九五”期间科技事业的新进展(一)科技意识进一步提高,“大科技”发展战略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九五”期间,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所提出的“科教兴国”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根据经营发展要求,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两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大科技”发展战略作为全局的指导思路,走以发展质量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狠抓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步伐、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的科技发展之路。各级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使科技进步逐渐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次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局的整体发展。(二)科技进步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九五”期间,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科技进步运行体系:1、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科技管理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形成了以企业第一管3理者为企业科技进步的领导者,以总工程师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科技进步组织指挥体系;以科技委员会、科技(技术)部、科技协会等组成的企业日常科技管理组织体系;以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发展资金管理、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验收、科技进步和科技推广奖励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规章体系。2、全局科技创新体系已初见雏形(1)积极进行制度的创新,建立以局长为领导者,总工程师为组织实施者的科技创新指挥体系,进行科学决策,制订长期规划,发挥对全局科技创新的指挥领导作用;建立以局科技部为科技创新的管理保障体系,负责科技推进机制的考核,中长期规划的落实,发挥对创新机构的服务监督和保障作用。建立以技术中心为科技创新的推动体系。“九五”期间,所属一、二、三、四、安装等公司相继建立了开发部和科研所,并在机构的功能、资金投入、技术开发方向、人才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坚持管理创新,突出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九五”期间,在工程管理领域,继续深化和完善了总承包管理模式,坚持走管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之路,强调管理水平的提高与信息化施工发展相结合,在编制电子标书、工程成本控制、质量进度、施工组织等领域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始实现跨地区、跨经营层次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了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4(三)以技术中心为基地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技术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局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开拓经营市场,坚持科技进步服从、服务于市场的理念,发扬“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精神,通过积极的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构筑综合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推动全局经营的发展。特别是在“九五”末期,随着技术中心的建立与运行,全局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全局“十项技术优势”的形成和动画仿真系统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工程的中标率。针对“九五”期间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特点,重点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上下工夫,加大对高强度、高性能砼的研究与应用、新型模板与脚手架体系的开发与推广、信息化施工的开发与应用,并结合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研究、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确立了超高层钢结构设计制作与安装、特种结构施工、信息化施工技术、建筑智能集成等方面的国内技术先进地位。经过不懈努力,已基本形成了10项技术:①爆破和大型土石方工程技术;②深基坑工程、软土地基及桩基施工技术;③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④轻型钢结构、工业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⑤大体积砼和高性能砼配制与施工技术;⑥石化、造纸、制药、电子等工业设备安装技术;⑦大件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