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再祭读后感刘亚洲将军武艺如何,是使青龙偃月刀,还是一杆红缨枪,能徒手打杀老虎,还是能一枪打杀兔子,这些我都不晓得。不过,我看了他大作《甲申再祭》,知道他是个才华横溢、妙笔生花的大作家。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操和忧患意识,思维极其活跃,甚至天马行空,叙述亦充满激情,闪光的警句到处都是,比如要想生存,就是要把自己的真面目包起来。通俗易懂的比喻也随处可见。崇祯把房间打扫干净,李自成把床铺好,张献忠替人家宽衣解带,最后多尔衮兴冲冲地云雨巫山。像这种天才式的比喻不是寻常的写手能写出来的,我不禁拍案叫绝。《甲申再祭》情绪饱满、一气呵成,它的结构也不错,所举事例表面上似乎散乱的珍珠,其实都服从他所想表达的主题与抒情。文字夹叙夹议,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也充分表达了见解。而且叙述心态非常潇洒、相对自由,没有言不由衷,王顾左右的毛病。他的心灵的确没有文字狱的阴影,他的肉身也显然脱离了锦衣卫的掌控。最让我钦佩的是,狂放的叙述中,他不经意说出真相,就是明末清初四大天王之间的争斗,不过是一场春秋无义战。另外,将军不仅认识到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弊端,而且对中国的国民性有着入木三分的整体了解。他知道李自成的军队为何兵败如山倒,国民党的士兵为何争先恐后出卖长官。还有扬州百姓为何在暴力面前顽强地坚持不抵抗,以及扬州女子为何涂脂抹粉献身鞑子,年老色衰,仍偷生于白山黑水hellip;hellip;如果说有啥不明白,他好像不明白八旗清兵为何愿意为几个菜肉包子而不珍惜生命。作为体制中的刘将军,如果他是个安于现状的官僚,他满可以养尊处优,过着荣华富贵的日子。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戴戴三只手表,掌握掌握停电时保鲜冰箱中食物的技术,一晃四分之一的世纪过去了,到了退休年龄,解甲归田,托托鸟笼,泡泡茶馆,待上帝召唤,就安安稳稳躺进八宝山。他即使游手好闲,哪怕骄奢淫逸,凭他的出身及背景,不消几年就可以从中将升为大将,弄得不巧还是个元帅。而他这样的锋芒毕露,第1页共4页忧国忧民,驰骋于危险的楚河汉界,好像有点犯不着。当我以羡慕惋惜的口吻,以上述观点议论刘将军当出头椽子的成本时,一个研究哲学的朋友说,中将以及国家主席的女婿的名份,在常人眼里都是命运恩赐的,人们只会羡慕,而不会心底敬重。就像金日成的儿子,哪怕是个斗鸡眼,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元首一样。功名利禄均是过眼烟云,只有满腹的珠玑和天才的大脑才是自己的。历史不会记载皇亲国戚和庸庸碌碌的中将,它只会记住凭自己的本事而有所成就的人。《甲申再祭》到处都是将军的个性印记,它是刘亚洲自我价值的体现,它充分表达了一个不甘寂寞的、具有英雄情结的将级军官的强国梦。刘将军欣赏清兵不满足关外的幸福生活,而去侵犯邻居,证明他内心喜欢做强国梦,至少喜欢打仗。这个强国梦,或许是包括刘将军在内的大多数军官的职业病,好像非要打仗,才能证明他们存在的合理性。这也难怪,的确很长时间没打仗了,打了老山一仗,广场一仗,他们至今下岗待业,手里痒痒的,嘴里干渴得冒烟,就像李自成初上阵的战马。我所说的下岗待业,不是指没有薪饷,而是说有了生殖器,除了小便,老是不给它们机会似的。强国梦,其实缺乏可行性、操作性,而且有点胡言乱语。有什么根据说:二十一世纪,中国如果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百年和平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肯定将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谁恩赐你百年和平,你有没有付保护费。难道人家一百年躺着不动,就是为了等着你赶上来。要知道我国不仅武器落后,而且缺乏具有勇士气质的兵源。一个抵五个匈奴人的勇士,早已远去,汉将军李广的战士也成草原白骨。刘将军也晓得一个平时害怕衙役的奴隶是没法上阵打仗的。再说,谁上阵呢。保家卫国的口号有没有用,要不要麻烦石壕吏夜半再捉人。大家知道,近几年工农大众其实每天都在战斗,都在为下岗失业、还有住房的安危、孩子的教育费而操劳,空余时间,他们不是吃四角钱的袋装黄酒、打牌搓麻将,便是妒忌权贵富人的灯红酒绿,以及别墅和大量的存款。这些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的草根,只关心柴米油盐,早丧失了刘将军所具有的雄心壮志。能怪他们吗。他们毕竟是奴隶的子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