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7780475VIP免费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7780475_第1页
1/9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7780475_第2页
2/9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7780475_第3页
3/9
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屋顶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庑殿顶庑殿顶又称四阿式顶。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实物则以汉代阙楼和唐代佛光寺大殿为早。它比歇山顶出现得早,后来成为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形式。一般用于皇宫、寺庙中最主要的大殿,可以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单檐的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共五条脊,所以又称为五脊殿。重檐的另有围绕殿身的四条脊和四角的角脊。2,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歇山顶的间接资料见于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等。实物建筑以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为最早。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屋顶形式大体与硬山顶相同,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为九脊殿。歇山顶的瓦作有些复杂,尤其是山花部分。在山花板上方,搏缝板、排山勾滴和垂脊的结构顺序都和悬山顶一样。在山花板下部两山瓦坡的后尾,还要做一道脊,以便将雨水排出山花板之外。歇山顶也有单檐、重檐之分。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3,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悬山顶,叫称“挑山顶”。其屋顶形式大体与硬山顶相同,也有正脊、四条垂脊和两面坡。也是中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规格上次于庑殿和歇山。不管是实物资料还是间接资料,凡是较重要的建筑,都没有用悬山顶的4,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硬山顶是在房基础的石基之上两端,砌山墙一直到顶,把檩砌到山墙处停止外出,在瓦坡与山墙交接处以尺二见方或更大一些的方砖铺放成人字形带,叫做“方砖搏缝”。搏缝之上依与山墙垂直方向放勾头滴水,叫做“排山勾滴”。四条垂脊就压在排山勾滴的后尾。硬山脊共有四条垂脊,每条垂脊的后部三分之二叫“垂脊”,前三分之一叫“岔脊”。在脊檩上方前后瓦坡交接处由用大脊。两坡五脊是硬山顶的主要特征。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5,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攒尖顶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如塔、亭、阁等。特点是屋顶较陡,无正脊,只有数条垂脊交于顶部,在上面覆盖一个宝顶。攒尖顶建筑的平面有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一般以单檐为多,两重檐已少见,三重檐的极少见。攒尖顶的形式分为中角攒尖和圆形攒。四角攒尖屋顶分成相等的四面坡,四条垂脊上安宝顶(宝顶有琉璃和铜鎏金两种)。圆形攒尖的屋顶没有脊,屋面瓦垄自下而上,每垄筒板瓦逐渐缩小,称“竹节瓦”,上字宝顶。6,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卷棚顶是两面坡顶的一种,但没有正脊,屋顶呈弧形。可以说卷棚顶是歇山、悬山、第4页共9页第3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页硬山的变形。卷棚顶出现较晚,明清时开始普遍使用。因为这种屋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所以多用于园林建筑。但也有例外,承德避暑山庄为表现离宫的非正式性,就把宫殿区的建筑都安上了卷棚顶。与周围的环境非常协调。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此"三段式"迥异于欧洲古典建筑的"三段式",有着独特的风格。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大屋顶内容丰富繁复,形式多至数十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屋顶形式等级森严。差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7780475

中小学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应用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