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言2006年,为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全面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的精神,我校对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制订了《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6],形成了我校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模板。2007—2009年,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我校制订了《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7、2008、2009],作为全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管理活动、教师进行授课与学生规划学习的基本依据,同时对有关配套文件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2010年,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在对国内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我校历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在对学年学期时间内容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经过学院起草方案、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各学院修改草案、教务处审核修改稿,校学位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完成了《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的制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于2010年8月23日经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批准,正式下发实施。《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汇集了全校38个本科专业,5个带方向专业,1个师资班专业,2个高水平运动员专业,6个中德学院专业,总共52个人才培养方案,反映了我校实施学分制以来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的成果,是全校教职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的规划要求,将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确定为:“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市场中介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各类经济业务、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归纳本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2、严格按照规范的学年学期规划安排教学计划,即每学期都是标准的20周,其中授课时间为16周,这样可保证教师课程准备的规范化。3、在每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安排为期一周的教学研究活动/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活动,分别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交流活动、组织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活动。4、在每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安排为期一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能够落到实处。5、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在对以前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由通识课程、学科共同课程、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综合训练与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六个课程组群组成的课程体系。6、把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十四门课程确定为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保证我校毕业生能够具备基本的财经学识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7、根据专业方向或课程属性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本专业外延知识领域的必要知识。8、重新规划公共选修课程群组,将其分成人文与国学、社会科学、信息与自然科学、公共艺术与创业教育五个模块,并在重新整合近两年各教学单位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划定各模块所包括课程,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塑造健全人格与个性发展创造条件。9、对原来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的项目进行归类整合,构建了包括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