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解答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处理好(C)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A.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B.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C.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2.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两个主要调控手段是()。A.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规划B.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C.国民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规划D.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答案:D点评: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逐渐完善的条件下,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靠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3.经济总量平衡是指(D)之间的平衡与协调。A.消费品供给与消费品需求B.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欲望C.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需求结构D.总供给与总需求4.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C)A.折旧B.财产收入C.国外的净要素收入D.净出口5.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A.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投入的贡献B.全部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C.除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后的“余值”部分D.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投入的贡献。答案:C6.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B)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A.信息产业B.服务业C.支柱产业D.农、轻、重7.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C)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A.2000年B.2010年C.2020年D.2050年8.1996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把()作为“九五”时期及其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A.“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迅速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B.“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山川秀美的西部”C.“迅速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实现共同富裕”D.“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答案:D点评: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从过去强调均衡布局,重点开发建设内陆地区,转变到按三大地带序列,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九五”和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详见教材P16.9.从l994年起,我国逐步形成了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新的调控体系在1994——1996年()和1997年下半年以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防止通货紧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扩大有效需求B.抑制通货膨胀C.优化产业结构D.清理“三角债”答案:B点评: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在1994年开始出现通货膨胀问题。由于在此同时,我国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了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所以在1994至1996年抑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软着陆”.详见教材Pl9.考试要点: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作用。10.一般情况下,协调合理的价格体系主要通过()的作用,使价格在正常市场环境中形成合理的比价和差价关系。A.价格政策B.政府有效干预C.价格指导D.市场机制答案:D点评:建立协调合理的价格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是通过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价格的调节作用,使价格在正常市场情况环境中形成合理的比价和差价关系。详见教材P20.考试要点:价格管理政策。11.国务院在()年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A.19688.1972C.1982D.1987答案:B点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和出现的庞大的人口规模,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造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l972年,国务院提出实现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1982年明确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详见教材P20.考试要点:我国人口政策的沿革。12.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是()。A.增加外汇储备B.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C.保持贸易顺差D.缩小外债规模,消除债务风险答案:B13.在经济学上,为补偿旧资本消耗而进行的投资称为(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