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91+900左纵向渡槽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K191+900纵向渡槽是为当地农民、农田灌溉而修建的,该渡槽全长72.39米,内净断面尺寸0.4×0.52,孔数与孔径为12×16。结构类型为简支梁式渡槽,槽身钢筋为Ⅰ级1144kg,30砼15.82。接头部分:钢板57.70,螺栓25.74kg,沥青麻絮0.52,橡皮止水3.9m2,沥青胶泥0.6m2,下部构造:25#砼槽墩墩帽(m3):4.51m3,25#槽墩墩身(m3):53.3,20#槽台台帽5.3m3,15号片石砼槽台台身:3.8m3。基础工程:15号片石砼:27.3m3。进出口:浆砌片石3.6m3,抹面5.3m2,基础开挖126m3,聚苯乙稀防水材料:1295.0m2。本渡槽由四川路桥集团机械化施工分公司组织施工人员安排见后。其中6人专门负责模板制作,安装人员直接负责模板制作及砼浇筑时模板的检查、加固等工作。民工组配备振动棒4根,24kw发电机1台,700w、1.5kw潜水泵各1台,计划于11月15日开工,12月25日完工,工期40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工人数量及小型机具数量。二、施工步骤及方法1、进场测量复核原设计图纸,根据新测地面线确定原桩基坑、基底设计高程是否能满足实际需要,然后作出施工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批。2、施工放样及挖基由进场复测,以及加密的水准点,导线点放出各桩基的具体位置及渡槽的轴线,并在两边各放出四个控制桩,每个桩基放出一个中心桩及4个控制桩,在控制桩上各打一颗小钉子,以便能随时控制桩基的位置及中轴线,放出的桩子即时用水泥砂浆加固,报监理检查、复测、审批,用石灰放出各桩基的开挖线。施工中,可将水准点高程引至各控制桩上,以利于能够更精确控制桩基坑底面高程。基坑开挖采用人工挖基,挖至基底设计高以上10cm~15cm,再在基壁上打出高程控制桩,再进行清理基坑,直至设计高程,并整平。桩基坑开挖后,应随时注意排水,在基坑上原地面应人工挖一条小水沟,以减少地表水流入基坑,减少流水面积。基坑挖好,先自检,测高程及动力触探试验,自检合格后,应报清监理工程,检验合格将结果呈报监理签字、批复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具体施工放样数据见附表。3、基础施工,根据承载力检测资料,若有软基处理,则在清除软基后,按层厚不超过20cm分层铺筑用冲击夯实至90%以上,然后填表申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基坑挖好,清基时,在基底设计高程的基础,以设计高程提高一米位置打好控制桩。清基时,用钢尺从此处往下量一米及即可控制基底设计高程。基底人工清理平整后,用全站仪或钢尺从原加固柱恢复中桩、轴线、端头线、并挂线,根据挂线及设计尺寸,人工安置基础模板。基础模板采用不同型号规格的钢模拼装而成,模板外侧两端每隔0.5米设置背方,每根支撑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内侧同时每隔0.5米设置水平支撑,以防止模板内倾。模板依靠外侧背方与土基的斜撑,水平撑稳固,为防止土基塌陷,还应在支撑与土基之间支垫木板。以增大支撑杆的受力面积,能够更好的保证模型形状。用5m宽透明胶将接缝粘接起来,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漏浆,并能抵抗局部外力冲撞而不变形、移位。模板自检后,填表报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取得认可后才能进行浇筑。砼基础浇筑:由于基础的工程量较小,可将模关好后,一次性浇筑,人工按30cm一层找平,振动棒插入振捣,为保证上下两层砼结合良好,振动棒插入下一层5cm~10cm为准。振动时间不能过长,砼停止下沉无气泡冒出,泛浆即可。振动不足时将出现砼表面气孔,振动超时将造成砼翻沙、离析,造成麻面,振动棒不能直接接触钢模振动,施工中随时注意模板平面尺寸及位置。若有变形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砼浇筑及时作出处理方案,待模板较正后,再进行砼浇筑。较正模板时应尽量快,时间短,以防止已浇筑到达初凝时间。基础砼浇筑完毕后,应将基础襟边抹平,墩身范围内人工拉毛,坎槽,以利于墩身与基础的良好结合。或加上片石,应外露20~30cm,基础砼终凝完毕,强度达2.5Mpa以上即可拆模养生,养生期为七天,前三天由于砼强度增长快,将进行不间断撒水,保证砼表面潮湿。后三天则可间断洒水,但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加强洒水养护。4、槽墩墩身、槽台台帽及槽台台身的施工清除基础表面泥土,砂浆等,并进行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