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1页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科研要报2008年第2期(总第39期,体育卫生美育专版)2008年3月28日星期五内部参考请勿复制编者按: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以体能素质、艺术素质为重要内容的人的综合素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学生体能、艺术素质的发展的认识已从单纯的生物观、技术技能观向社会观、心理观拓展,对学生智能水平的理解已更多地关注到其身体和艺术素质水平的高低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注学校体育卫生美育的实效性和特殊性,关注学生个性化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关注学校体育卫生美育新的理论发展等,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卫生美育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期集中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研究”、“高校普通艺术教育研究”、“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与现代审美素质教育模式构建”等课题研究成果,将为体育卫生美育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内容要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研究”成果公报……………………………………(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对有中国特色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建设与创新的研究”成果公报………………………(6)●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普通艺术教育研究”成果公报………………………………………………………(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与现代审美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成果公报………………第2页共61页第1页共6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1页(17)●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华东区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结构及其优化配置方式的策略选择”成果公报……………(2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美育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公报…………………………………………(3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研究”成果公报………………………………(42)●教育科研大家谈之三十六:教育研究案例—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框架…(47)●教育科研动态……………………………………………………(53)第3页共61页第2页共6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1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一般课题“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研究”成果公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杨贵仁司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一般课题“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研究”(课题批准号:BPA050032),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成果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意义尤为重大。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宜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对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研究制定适合中小学生的器材、场地标准对保护中小学生的健康,提高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心情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场地、器材的成人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有体育场地器材体系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体育场地、器材也要以人为本,更加多样化。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