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2006年第一批财政项目指南及通知(二)附件11: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指南一、项目目标和筛选原则项目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完善技术体系,创建科技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产业效益”的基本方针,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任务遴选一批应用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大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开展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集成和生产性试验示范,加快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速度,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筛选原则:一是项目实施应体现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科技需求,应用前景广阔;二是核心技术是近三年来经省级以上部门组织鉴定(审定)的科技成果;三是核心技术在同行业领先,且急需熟化转化;四是首席专家信誉度高;五是合作企业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雄厚。二、重点支持领域(一)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与栽培技术生产性试验示范以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核心,组装集成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形成实用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和生产技术规程。稻米主要品质指标达国家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生产性示范比现有主推品种增产1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带动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完善加工技术,发展订单生产,创立优质米品牌,推动产业化生产,提高综合效益。(二)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与栽培技术生产性试验示范以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为核心,组装集成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形成实用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和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品质达到国颁一级优质麦标准,生产性示范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10%以上;完善加工技术,发展订单生产,创立优质麦和优质面粉品牌,推动产业化生产,提高综合效益。(三)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与栽培技术生产性试验示范以饲用玉米与加工专用玉米新品种为核心,开展节本增效与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的组装集成,形成专用玉米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完善加工技术,发展订单生产,创立产品品牌,推动产业化生产,提高综合效益。(四)杂交抗虫棉和天然彩色棉新品种与栽培技术生产性试验示范以杂交抗虫棉和天然彩色棉新品种为核心,集成和熟化配套的栽培技术,形成优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体系。杂交抗虫棉品种的试验示范增产幅度达20%以上,棉花品质得到改善,生产成本较大幅度降低;彩色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普通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均相当,栽培、加工技术得到熟化,促进产业化发展。(五)安全优质饲料添加剂和犊牛断奶代乳品生产技术中试和产业化示范以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发酵产物等安全优质饲料添加剂和犊牛断奶代乳品为核心,集成相关技术,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中试与产业化示范,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六)名优水产品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以名优水产养殖新对象为核心,集成配套和熟化良种育苗生产和苗种规模化健康养殖等技术,较大幅度提高养殖速度、产量和品质,形成名优水产品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七)玉米收获机具中试与示范以包括玉米摘穗和秸秆处理联合作业等主要工序在内的国产中小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具的中试熟化为核心,通过与青贮等相应收获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示范,形成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体系,解决制约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提高的瓶颈问题。(八)兽医生物制品中试与产业化示范以重大畜禽疫病防控急需的高效安全疫苗和诊断试剂盒为核心,开展中试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形成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和定型产品,提高快速诊断的准确率,有效降低畜禽发病死亡率。(九)农作物秸秆颗粒燃料开发中试与产业化示范以农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为核心,集成和完善秸秆颗粒燃料加工转化工艺和技术,开展中试熟化和产业化示范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促进秸秆产业发展,推进农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三、申报条件(一)核心技术项目核心技术必须具有先进性、新颖性,是近三年(2003年1月1日以后)经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鉴定(审定、认定)的科技成果(农作物新品种是指首次审定时间);能较好地解决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