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刘玲玲1刘洁2刘晓静3(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008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廊坊065000)(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050016)摘要:本文在分析创新型城市内涵基础上,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展开综述,并对目前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指出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述评[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StudyonEvaluationIndexSystemofInnovativeCitiesLiuling-ling,LiujieLiuxiaojing(BeijingCityUniversity,Beijing,100083)(NorthChinaInstituteofAerospaceEngineering,Langfang,065000)(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16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ontentofinnovativecity.Representativeofdomesticinnovativeevaluationsystemofthecitymainresultsweresummarized,and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innovativecityisreviewed,pointingoutthatthecurrentevaluationindexsystemhas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Keywords:innovativecity;Innovationability;evaluationindexsystem;review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杨冬梅、赵黎明[1]等人定义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city)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1刘玲玲(1977-),女,河北,汉,北京城市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问题,电话:010-62320646,13717726021,E-mail:liulingling@bcu.edu.cn,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教三楼A302,邮编:1000832刘洁(1979-),女,河北,汉,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城市发展3刘晓静(1977-)女,河北,汉,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社会保障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一般认为,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辐射与引领作用;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涵盖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体系。从创新氛围来看,城市应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创新主体来看,城市应是人才、科研机构、新产品研发的聚集点;从创新条件来看,城市应拥有齐全的、标准的城市设施设备,完善的创新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文化等,能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优良的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西方学者在对几十个创新城市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以下5个基本要素[8]。(1)创新主体。创新主体是指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其它要素均作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