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施工工艺和方法(既有电气化改建)5.1施工测量接触网施工前积极与站前施工单位到现场办理线路标桩交接手续,并收集有关接触网下部工程以及其他设备施工的详细资料。有关资料包括:直线转点桩,缓曲始、终点表,圆曲线转点桩,永久性水准基点,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中心桩里程表,设计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坡度表,水准表,大跨度桥梁预留支柱立杆位置情况,与有关运营维修单位了解的沿线电力线、电缆线、道口及既有地下设施情况等影响接触网施工的因素。测量工具材料准备表5.1.1测量工具材料配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用途1激光测距仪PD10data台1测量支柱跨距2钢卷尺5m盒1测量支柱限界等3丁字尺把1转移测量点4粉笔盒1书写临时标记5钢丝刷把1钢轨除锈6油漆白色桶1书写标记7排笔支若干书写标记8计算器个1累计跨距复核里程9记录用表格本2记录有关事项10工具袋个411防护旗套2行车防护12对讲机台3行车防护施工测量劳动力组织准备表5.1.2施工测量劳动力组织准备表序号分工人数主要工作内容1组长1由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和记录2副组长1由负责区段施工的工长担任,观察土质和施工条件确定起测点交桩、纵向测量横向测量遇大型建筑物分段闭合测量准备测量资料整理3组员8其中拉链测量3人,书写标记2人,安全防护3人4防护2负责测量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2.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测量方法: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收集的有关资料对测量的区间、站场、桥梁进行详细、系统的测量,具体方法如下:区间测量:测量时从给定的起测点开始,使用钢卷尺(激光测距仪)进行跨距测量,遇大型建筑物分段进行闭合。纵向测量的同时进行横向测量,采用水准仪钢卷尺、丁字尺确定支柱侧面限界、拉线坑位置并将有关尺寸测量后标示在钢轨上并作好记录。对与设计图纸不符的土质、支柱或基础位置等作好原始记录并及时书面通报设计。测量时,直线区段沿靠近支柱侧的钢轨测量。曲线区段应用丁字尺在直缓点附近将测量过渡到支柱所在的曲线外轨的外侧或曲线内轨的内侧进行丈量,跨距测量值应在设计跨距值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表5.1.3曲线跨距修正值表顺号曲线半径R(米)跨距L(米)测量部位修正值(毫米)附注130040曲外+70一链拉足曲内-130240045曲外+60一链拉足曲内-110350050曲外+50一链拉足曲内-100460050曲外+50一链拉足曲内-80580055曲外+40第一链50m,第二链补足曲内-606100060曲外+40第一链50m,第二链补足曲内-50站场测量:站场跨距测量与区间纵向测量方法相同,软横跨测量采用经纬仪,利用“等边三角形”原理,采用经纬仪、绝缘测量绳、钢卷尺对同组软横跨的二根支柱(基础)的中心线进行定位。测量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既有接触网设备以及其他设备对施工的影响,同时结合站场改造线路施工方案,充分考虑永临结合,减少过渡工作量,必要时对支柱的布置进行调整。桥钢柱测量:接触网桥钢柱一般设置在桥台上或桥台侧面,桥钢柱测量主要指在区间(站场)纵向测量完成后对每根桥支柱的预埋螺栓位置测量。在桥墩台顶面设置桥支柱时,由轨平面向桥墩台顶面测出高差,复核设计图纸中桥钢柱和底座的型号是否满足桥钢柱的安装高度,否则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进行变更。用丁字尺和线坠测出桥支柱侧面限界和桥钢柱中心点在桥墩台顶面的投影点,使两点成直线并确保该直线垂直线路。使用桥支柱或桥底座钢模型进行螺栓钻孔位置测量,将模型中心点和垂直中心线与所测相应投影点和直线重合,并确保模型水平,并对模型的各螺栓眼孔在桥墩台顶面进行标记,标记点直径不超过8mm。在桥墩侧面安装支架时,测量方法基本相同,但要制作测量平台,要注意支架及钢柱型号是否满足现场安装要求。3.安全措施针对既有线路改造,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贯彻健全的安全措施,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测量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对测量人员的要求: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穿防护服,配戴上岗证,严禁着红色服装,不得穿拖鞋。所持测量工具均经计量部门检测并合格。测量时,应确保行车安全,严禁把石块或其它东西放在轨面上作标记,只允许用粉笔。以免忘拿,造成行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