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教学中几个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左延柏(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10015)摘要:在生物教学中,常会遇到对一些课本问题的再思考,针对一些典型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本质,才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关键词:多羟基酮还原糖供能系统秋水仙素纯合子产热与散热1果糖属多羟基酮,它不具醛基而含酮基,为何还称果糖为还原糖呢?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介绍了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还介绍了“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叫做还原糖。”在这里很显然是把果糖当成一种还原糖了,而在我们高中课本的有机化学内容里一般称不具醛基而含酮基的有机物本身是没有还原性的,果糖属多羟基酮,它不具醛基而含酮基,那么为何还称果糖为还原糖呢?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学了有机化学的相关内容后提出此问题,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这个问题。其实,果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属多羟基醛,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单糖;某些植物果实(如葡萄)中含量丰富,也是动物血液中的主要糖类。由于含有游离的醛基而具还原性,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砖红色的沉淀。果糖是一种酮糖,也是一种白色晶体,因结晶不易,通常是粘稠的液体,易溶于水,是常见糖类中最甜的糖。果糖虽不像醛糖(如葡萄糖)那样容易被氧化,但由于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互变异构,异构成葡萄糖(也有资料介绍异构成烯二醇),所以就具有了还原性,它也能发生像醛糖那样的与斐林试剂、班氏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反应。另一方面,由于果糖属多羟基酮,它有D、L两种构型,天然存在的果糖为D构型,称为D-果糖。D-果糖分子中没有醛基,但其酮羰基的邻位有羟基存在,由于受到邻位羟基的影响,这种α-羟基酮类化合物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斐林试剂、本尼迪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的沉淀。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果糖的还原性可以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理解,果糖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还原糖。2浅析人体内的供能系统在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它们是:ATP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和有氧呼吸供能系统。下面以人在剧烈运动时的供能情况为例来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①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供能系统起作用,即人体骨骼肌中的ATP直接供能和磷酸肌酸转化为ATP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为剧烈运动提供能量,大约维持20--25s左右的时间,如100m跑比赛时的供能情况。②当剧烈运动时间稍长时(如400m或800m跑比赛时),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此时ATP供能不足,而有氧呼吸还没有完全被调动发挥出来,但无氧呼吸提供的能量很少且产物是乳酸,会降低内环境的pH,所以无氧呼吸供能时不可能太长。③当剧烈运动时间再长时,主要由有氧呼吸供能。此时ATP供能系统和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在供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ADP和Pi强烈地促进有氧呼吸,使得有氧呼吸迅速提高产生大量的ATP为剧烈运动提供能量。三者之间的供能情况如图所示:【例1】〔2001年全国理综卷〕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入(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589略有增加400米跑l62显著增加100米跑80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参考答案:A3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减少而致使其它物种变动情况的分析与判断(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而导致的其它物种变动:在某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该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都将减少。这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其它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食物来源,这一营养级生物的减少必然会引起连锁反...